- “賓利先生的舞會”暨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傲慢與偏見》媒體見面會成功舉辦
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傲慢與偏見》將於10月2日至7日在北京藝術中心·戲劇場開啟首輪精彩演出。話劇根據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名著改編,由方曉申、楊慧編劇,趙嶺導演,吳嵩聯合導演,王乙清、趙嶺、楊淇等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眾多演員傾情演繹,再現經典愛情故事!
9月22日,“賓利先生的舞會”暨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傲慢與偏見》媒體見面會沉浸式體驗活動在國家大劇院西餐廳舉辦。活動伊始,劇中賓利(奉陽飾)作為“舞會”的“籌辦者”進行了精彩開場:“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光臨我的‘舞會’,飲品已經準備就緒,請大家盡情地玩起來、跳起來,享受今天的快樂吧!”
隨後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王乙清(飾演伊麗莎白)、趙嶺(飾演達西)、楊淇(飾演簡)等全體演員沉浸式展示劇中的精彩片段。演員們穿梭於觀眾和媒體中間,一會兒尋找威克漢姆軍官,一會兒演繹劇中人物百態,讓大家直呼新奇,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沉浸式錶演結束後,話劇導演兼主演趙嶺為大家深入介紹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傲慢與偏見》的主創、主演,並攜手編劇楊慧、方曉申從多角度分享話劇創排細節。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是一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對當時英國風土人情的展現是非常豐富的。在結合不同譯本通讀多遍之後,我們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把20萬字展現英國世態人情的小説濃縮成兩小時的劇本。我們首先提取了故事中的主要情節,把出場人物做了簡要分析和人物小傳。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整合一些情節,並把人物進行取捨和刪減。
這部寫作於200多年前展現英國當時社會風土人情的故事,與今天的中國觀眾既有時間上的距離,也有空間上的距離。那麼如何在展現名著風采的同時,讓它與今天的觀眾展開情感上的共振,進行一種跨時空對話的情感共鳴,這也是我們花大力氣去完成的,讓故事不僅好看,還能夠跟今天的觀眾進行內在精神或者情感上的溝通。
原著小説中有大量心理活動的描寫。我們必須把它轉化為戲劇語言,讓這些心理活動變得可見、可聽、可感。因此我和我的搭檔方曉申老師,以及我們整個主創團隊多次討論、經過展演、並開展多輪劇本圍讀,以多種方式聽取了觀眾、專家、領導、各位演員老師們,以及臺前幕後的老師們的意見建議,希望最終的舞臺呈現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編劇楊慧介紹到。
“我們這次排練編劇全程跟組,保證在排練過程中可以根據舞臺其他部門的需要隨時對劇本進行適應性調整。我們也會根據演員老師們的實際呈現再次探討與打磨。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持續創作的過程,讓我們的作品有機會在舞臺上更加圓融地呈現。”編劇方曉申補充到。
國家大劇院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戲劇演員隊演員、本劇導演趙嶺表示:“我一直認為,排好一部話劇,就是講好一個故事,我們這次希望在尊重經典的基礎上講好故事。在最初處理劇本的時候,主要是編劇導演配合講好故事。剛才兩位編劇也講述了劇本創作的一些過程。那麼等到劇本給到我們演員之後,就主要由演員來講故事,服、化、道、效配合演員講好故事。我們演員講故事,就是靠表演。表演就是要刻畫人物。而刻畫人物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刻畫人物性格。本次演出,我們希望建立在人物行動上呈現人物性格。我們全部都是從人物行動出發,抓住人物目的,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我們在坐排期間,用了很多時間圍讀劇本,深入挖掘每一場、每一個角色,甚至舞臺上沒有臺詞的角色在這一場的人物行動。每個人有非常明確的行動,並在行動當中展示人物性格。我們會去關注舞臺上每一個演員的表演細節,比如我們給沒有一句臺詞的賓客都有一個很完整的人物設定,從第一場到第七場,人物行動都是連貫的,包括沒有臺詞的酒侍,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每個角色都有生命、都有自己的戲份。”
舞美設計張鹍鵬詳細介紹了此次話劇《傲慢與偏見》的舞美設計構思:“這是一個多場景的戲劇作品,導演和編劇都希望在充分尊重經典的前提下,用現實主義的場景講述方式對故事進行呈現。17次不同的場景切換,對於舞臺設計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希望能夠在完成舞臺空間的基礎上,用空間的視覺語匯去表達和強化那些隱藏在經典裏的內在精神世界。因此,我們通過兩個並置的獨立旋轉的轉臺,象徵着男、女主人公之間彼此相遇、交錯、重逢的愛情。兩個轉臺在平面佈局上被墻片各分成了三個空間,兩個‘三空間’再進行組合,就會形成‘九空間’,這樣就給場景的佈局和切換提供了多種可能。兩個轉臺上的墻片象徵着男女主的兩種迥然不同的性格世界,這種對話感始終貫穿在我舞臺演出中。門第的戲劇因素始終存在於劇中,我們把‘門’的形象強化,每一面墻上都開了大小不一的門,讓人物穿梭在不同的門裏,仿佛他們在愛情的迷宮裏找尋着自己的愛情。在形象的處理上,追求一種‘既經典又現代’的視覺感。”
為了讓活動更加沉浸,活動現場還有專門的打卡區。而在演出期間,在北京藝術中心,也有隱藏的打卡區供觀眾拍照打卡。
十一小長假,讓我們相聚北京藝術中心戲劇場,奔赴話劇《傲慢與偏見》的浪漫之約!
附:
劇情介紹:
在英國限定繼承權的限制下,鄉紳貝內特家的財産只能由男性繼承人繼承。而貝內特夫婦只育有五個女兒,因此一旦貝內特先生去世,家産將由遠房親戚科林斯先生繼承。為了避免女兒們將來無依無靠、生活困頓,貝內特夫人一心想儘快為她們尋得門當戶對的婚姻。
恰逢兩位富有的單身青年——賓利先生與達西先生——前來貝內特所居住的朗博恩村度假。在舞會上,溫和善良的賓利與大女兒簡一見鍾情;而最富有的達西,因舉止冷漠顯得傲慢,令聰明率直的二女兒伊麗莎白産生了反感。儘管達西從初見起便對伊麗莎白心生好感,並日益被她吸引,但由於他的傲慢言行和軍官威克漢姆的誹謗,伊麗莎白對他偏見加深。在達西先生向伊麗莎白求婚時,伊麗莎白言辭堅決地拒絕了他。
達西先生被拒絕後,以一封長信解釋了兩人之間的誤解。這次失敗的求婚也讓兩人意識到了自己原本的問題,一個放下傲慢,一個放下偏見,逐漸相互理解,並在再次相見時感情升溫。
正當兩人關係漸入佳境時,貝內特家最小的女兒莉迪亞被威克漢姆引誘私奔。若醜聞傳出,不僅莉迪亞名聲盡毀,其他姐妹的婚姻也將受到嚴重牽連。全家焦急無力之際,忽然傳來莉迪亞與威克漢姆順利成婚的消息,危機悄然化解。
伊麗莎白隨後得知,這一切正是達西暗中相助所致,對他的感情也悄然升溫。而當達西的姨母凱瑟琳夫人前來橫加干涉、逼迫她放棄婚事時,伊麗莎白不但未動搖,反而愈加堅定自己的情感。最終,達西再度向她求婚,伊麗莎白欣然接受,兩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