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多瑪--金平管弦樂作品》唱片分享會
2025年7月6日,"走進唱片裏的世界"--《森多瑪--金平管弦樂作品》唱片分享會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這張唱片由國家大劇院音樂廠牌NCPA Classics最新製作發行,由青年指揮家沈逸文指揮深圳交響樂團演繹作曲家金平的七部代表性管弦樂作品,專輯特邀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擔任錄音監製,賦予這些優秀作品以飽滿的層次與藝術張力。
這張專輯全面呈現了作曲家金平近十年來在交響創作上的重要成果。專輯以交響樂為媒介,編織出一幅融合傳統與現代、貫通東方與西方的音樂畫卷,充分體現了金平獨特的藝術視野與深厚的文化根基。
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與作曲理論學術帶頭人,金平在作品中展現出兼具深邃哲思與鮮活民族氣質的藝術風格。專輯共其收錄七部代表性作品:《森多瑪》《短歌》《秋興八首·其一》《老六板》《落葉的舞蹈》《阿細跳月》和《築夢》,這些作品風格多元,結構清晰,既有氣勢磅礡的交響敘事,也有對民間旋律的細膩重構,體現了作曲家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游刃有餘。
專輯發佈當日同步舉行了唱片分享會,活動邀請三位中國當代音樂評論界的重要嘉賓出席併發言:杜永壽(人民音樂出版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編輯,《音樂研究》《中國音樂教育》主編)、張萌(中國文聯音樂藝術中心副主任、《人民音樂》副主編)、項筱剛(中央音樂學院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評論學會理事)。三位嘉賓圍繞金平的創作理念與作品風格,展開了深入的點評與交流。
在研討中,金平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初衷與藝術追求。他表示,自己始終致力於探索一種具有時代特徵與文化深度的中國音樂表達路徑,在融合中國文化傳統與民間音樂資源的基礎上,創作出既能體現中國精神氣質,又能被廣大聽眾欣賞和共鳴的"新風格"作品。他強調:"創作的關鍵在於作品是否動人,是否具備情感的穿透力,能否在聽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分享會以《阿細跳月》中民間音樂素材的重構、《秋興八首·其一》中古典詩詞的音樂化處理,以及《築夢》中的宏大敘事為切入點,逐步拓展至中國當代音樂創作中的一系列核心議題:如何在繼承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中華傳統與西方技法之間建立對話,如何處理個性表達與觀眾溝通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好聽"與"經典"的真正意義。
現場還設有觀眾提問與互動環節,作曲家與嘉賓就中國當代作曲的發展路徑與評價標準進行了深入而坦率的交流。整場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作品的分享會,也是一場具有思想深度與行業意義的學術討論,展現了中國當代音樂創作在文化自覺與藝術探索中的不斷前行。最後,活動在熱烈的簽售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