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巴西建交50周年專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9月5日晚,由中國國家大劇院與巴西駐華使館聯合主辦的“中國巴西建交50周年專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隆重舉行,以音樂為橋梁,共慶中巴友好,成為兩國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40余個國家駐華使節、中巴各界友好人士約400人出席音樂會。
8月15日,習近平主席同盧拉總統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強調未來兩國將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為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國家大劇院與巴西駐華使館緊密攜手,共同主辦本場音樂會。中國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攜手巴西吉他演奏家法比奧·扎農,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六位音樂家一道,呈現了一場中巴融合的精彩演出。
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出席活動。演出前,中巴嘉賓發表致辭。
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在致辭中表示,音樂跨越國界,文化架起橋梁。國家大劇院與巴西著名藝術機構、藝術家、演出團體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友好交往。2023年,國家大劇院藝術家首次訪問巴西,並與聖保羅交響樂團藝術家共同演出,反響熱烈。國家大劇院未來將繼續致力於推動中巴文化交流,為兩國關係開啟下一個黃金50年積極貢獻力量。
巴西駐華大使高望在致辭中表示,建交50年來,巴中兩國長期保持相互尊重和信任,各領域交往日益緊密。兩國將進一步加強夥伴關係,並肩開闢在文化藝術領域合作的新道路。今晚由兩國著名藝術家通過音樂共同慶祝巴中兩國半個世紀的友誼,期待今後有更多像今晚音樂會這樣的巴中文化交流,讓兩國人民加深相互了解。
中國政府拉美事務代表邱小琪在致辭中説,音樂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通用語言。中國和巴西人民都是熱愛音樂、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希望今晚兩國著名古典吉他演奏家以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琴聲能夠進一步拉近兩國人民的心靈,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推動中巴友好薪火相傳。
音樂會上,楊雪霏和法比奧·扎農以二重奏的形式演繹了弗朗西斯科·米戈農《倫杜舞曲》、馬洛斯·諾佈雷《巴西東北部一號迴圈曲》、塞爾索·馬查多《巴西東北印象》、拉達梅斯·格納塔利《肖像組曲》等不同風格和時代的巴西名曲。
法比奧·扎農的獨奏環節,除演奏阿曼多·內維斯的《第二號肖羅曲》等巴西經典作品外,還特別演奏了改編自維吾爾族經典民歌的中國民樂作品《阿拉木汗》。原作中的優美旋律與吉他複雜、絢爛的演奏技巧相結合,不僅富有中國民族音樂的韻味,又增添了一份滾燙的感染力。
楊雪霏則演繹了由她本人改編的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用吉他特有的泛音、琶音等特點營造出唯美意境,用吉他的輪指取代了古箏的刮奏,充分發揮吉他多聲部的特色來展現細膩多變的音樂。她獨奏的巴西作曲家若昂·伯南布哥作品《詢問》和徐昌俊根據杜甫詩歌創作的《劍器》也贏得陣陣掌聲。
最後,兩位吉他演奏家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六位演奏家聯袂登臺,共同演繹巴西作曲家拉達梅斯·格納塔利創作的《雙重協奏曲》,巧妙融合爵士樂與桑巴、波薩諾瓦等巴西音樂元素,同時也融入了古典音樂的複雜交響性,讓巴西音樂的味道深入每一個觀眾內心。
音樂會在《茉莉花》和《雲雀》一中一巴兩首返場曲後圓滿落幕。兩國藝術家帶來的音樂盛宴,帶領現場觀眾穿梭於兩國之間,感受中巴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美美與共的和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