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新家園開啟新篇章

日期:2024-05-06 09:36    來源:國家大劇院

分享:
字號:        
  •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5月1日和2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傳奇鋼琴巨匠魯道夫·布赫賓德,在北京藝術中心音樂廳上演了兩場精彩絕倫的音樂會,用堪稱曠世經典的貝多芬全套五首鋼琴協奏曲,讓近三千名來城市副中心享受假日時光的觀眾享受到了世界水準的文化大餐。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布赫賓德是當今最重量級的鋼琴家之一,尤其以教科書級別的貝多芬作品演繹獨步樂壇。2023年,他在國家大劇院7場連彈貝多芬全套32首鋼琴奏鳴曲,成為轟動海內外樂壇的文化盛事。今年,再度歸來的布赫賓德先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獨奏會,旋即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登台北京藝術中心。這是北京藝術中心首次迎來這位世界級鋼琴大師,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此排練和工作的新家園也風采初現,都標誌著北京藝術中心開幕後的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正穩步走向繁榮和成熟。

時隔12年再度攜手,定制新琴見證友誼時刻

作為“維也納學派”的傳人,布赫賓德的耀眼師承上可追溯至貝多芬,也因此布赫賓德對貝多芬作品的詮釋堪稱國際音樂界的“教科書”式標準。在布赫賓德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精彩聯袂之下,一幅幅貝多芬音樂“自畫像”在觀眾面前徐徐鋪陳開來。

5月1日的首場音樂會以貝多芬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拉開帷幕。以創作時間來看,降B大調協奏曲是貝多芬第一部完成的鋼琴協奏曲,堪稱作曲家音樂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在布赫賓德 “自彈自指”之下,樂團與鋼琴家完美展現作品清新迷人的風格。隨後演出的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則體現了作曲家自由的藝術思想與音樂詩意,樂團冷峻精準的弦樂與布赫賓德指尖溫情的鋼琴獨奏相得益彰,全曲結束在末樂章激動人心的迴旋曲中。音樂會最後一部作品則是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是貝多芬唯一一首用小調創作的鋼琴協奏曲,標誌著貝多芬的音樂風格轉向成熟。布赫賓德與樂團以貝多芬的第一人稱視角,細緻捕捉作曲家留下的音樂線索。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儘管是首次在京合作,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布赫賓德的友誼卻由來已久,最早能追溯到樂團2012年的首次歐洲巡演。那時,新成立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應邀赴德國巴特基辛根夏季音樂節作閉幕演出,那次音樂會的獨奏家便是布赫賓德,演奏的曲目也正是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時隔十二年,在北京重逢大家的布赫賓德表示“非常開心”,他説自己“走進排練廳後,馬上認出了樂團首席,想起十多年前的場景,也認出了許多依然年輕的‘老朋友’”。他表示,儘管已上百次演奏過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但他和樂團之間跨越時光而“昔日重來”的親密友情,以及樂團和北京這十幾年的成長和嬗變,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意義非凡的時光流逝”,也讓他這次貝多芬協奏曲的旅程變得“非同尋常和無比難忘”。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音樂會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定製版施坦威鋼琴的首次亮相。這架産自施坦威鋼琴漢堡工廠的D型演奏用琴,由鋼琴家郎朗在去年3月應國家大劇院邀約而遠赴漢堡親自挑選。用郎朗的話説,這架琴“能以極其平衡的音色,讓演繹協奏曲的鋼琴家能在各個音區都找得到自己想要的聲音、創造無限的可能。”打開鋼琴蓋板,國家大劇院特有的天花板玫瑰木拼板線銅色嵌條,以及國家大劇院最具標誌性的穹頂造型譜架,讓人印象深刻。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特邀畫家朱煒應約為樂團2021/22“心有皓曜”樂季創作的同名畫作,則精巧絕倫地蝕刻在鋼琴蓋板內側,也把樂團的成長印跡和美妙回憶永恒地刻在了這架琴和未來將要從其中流淌出的音樂裏。應樂團的邀請,布赫賓德作為這架鋼琴的“開光”演奏家,在琴身留下了自己帥氣的簽名,既承載著藝術家與樂團的友誼,也見證了樂團家園成長的新篇章。

樂迷活動精彩紛呈,樂團“新家”溫情啟用

從北京藝術中心去年9月測試演出開始,這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繼測試音樂會、新年音樂會後,第三次在北京藝術中心音樂廳登臺演出,但也是其樂季音樂會在此地作常態性演出的開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這兩場音樂會的舉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北京藝術中心的新家園也已整裝就緒。為此,應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邀請,30多位樂迷為樂團即將正式啟用的新家溫情“暖房”。

在北京藝術中心四樓,難得有機會進行樂團後臺探秘的樂迷們顯得異常興奮。他們參觀和探訪了嶄新的樂團排練廳、休息室,在琳瑯滿目的樂團排練工作設施設備前問東問西。一位姓張的樂迷説,“我關注和喜歡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已經好多年了,他們這三四年優異的表現,讓我感受到了中國交響樂事業和音樂生活的獨有的活力和希望,這次能更近距離地走進他們的家,讓我對這支樂團更強勁的未來、有光亮的理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和其他100多位觀眾共同觀摩了樂團同布赫賓德的排練後,樂團首席李喆、長笛副首席尹伊、大管首席姬晶晶、圓號首席劉曉昕等音樂家,還在現場同觀眾們進行了近距離互動交流,解析當晚音樂會亮點,暢聊樂團歷程和未來,並回答了現場樂迷的提問。

鋼琴巨匠布赫賓德首登北京藝術中心

交流環節開始前,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總經理任小瓏代表樂團歡迎了現場樂迷和觀眾。他表示,隨著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發展藍圖的漸徐展開,北京藝術中心定會以越來越多的高品質演出和藝術活動,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的繁榮和成熟來增姿填色,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此越來越經常性的登臺,既是這一進程的重要一環,也是自身發展新篇章的開始。未來,作為第一支經常性駐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國字號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不僅將會把越來越多的精彩交響樂音樂會安排在北京藝術中心上演,還將在此開展豐富多彩、演出之外的參與性、互動性、大眾性音樂藝術活動,致力於“把這個新家園打造成綜合性的交響樂文化體驗平臺”。

兩場音樂會開演前,樂團還在音樂廳二層公共空間還專門安排了導賞活動,特邀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潘瀾為觀眾品讀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的音樂內核與深意,透過五首鋼琴協奏曲俯瞰貝多芬的音樂創作脈絡與風格衍變。有現場觀眾表示,非常喜歡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圍繞這兩場音樂會而悉心開展的各項活動,讓演出不再僅僅限于“演出”本身,而是延展出了更豐富和綜合的觀演收穫,也給了大家更有營養的文化體驗。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