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鄧世昌》舉行媒體探班
- 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鄧世昌》舉行媒體探班
- 鄧世昌的飾演者王雷
4月27日,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鄧世昌》將迎來首輪演出。原創話劇《鄧世昌》是國家大劇院繼原創話劇《林則徐》之後,打造的又一部“歷史人物系列”大戲。本輪演出中,編劇李寶群、導演王筱頔將攜主創團隊為觀眾震撼呈現甲午海戰中的風雲往事,重溫致遠艦上的烽火傳奇。著名演員王雷、張頁川、關棟天、李小萌、佘南南等攜手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將聯袂演繹,以真摯飽滿的表演呈現出原創話劇《鄧世昌》的生命力,為廣大觀眾塑造晚清時代的人物群像。
4月15日下午,多家媒體走進大劇院第二排練廳,探班正在緊鑼密鼓排練中的原創話劇《鄧世昌》。排練場上,飾演鄧世昌的王雷正在與李鴻章的扮演者張頁川以及丁汝昌的扮演者關棟天正在上演對手戲,生動演繹晚清時代背景下,鄧世昌、李鴻章、丁汝昌的人物氣質與不同政治立場,展現出北洋水師中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與矛盾衝突。
劇中鄧世昌的飾演者王雷對於鄧世昌有着自己的理解,“鄧世昌的生命軌跡和他的追求凸顯了他深刻的人生價值。這部戲試圖通過展現鄧世昌的人生故事,包括他的內心世界和對家庭的責任,向觀眾立體地呈現這位英雄的形象。戲裏不僅揭示了甲午海戰中鮮為人知的細節,也利用藝術的手段來還原那些歷史瞬間,加深觀眾對這位英雄的理解。填補歷史空白,讓英雄的精神得以傳承。”此外,水妹子的扮演者李小萌也將在劇中展現出與鄧世昌的情感脈絡,為觀眾帶來水妹子一角獨有的陽光與溫暖。
原創話劇《鄧世昌》在劇作上選擇“倒敘”的方式,以鄧世昌為主線,展開慈禧,李鴻章,丁汝昌,眾多水師管帶,普通士兵等歷史人物,為觀眾呈現出眾多人物身上複雜的處境與豐富的情感。在導演王筱頔看來,“我們賦予了鄧世昌一種精神象徵,即通過與吉野艦的決戰賦予其‘浩然之氣’,以此保護中華。從這個角度看,戲劇與當代觀眾分享的是一種精神特質和審美,展現了在面對抉擇時,英雄與常人不同的精神品質。這種品質是非常偉大的,激勵我們回望歷史,從而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奮鬥中作出能夠對得起自己、國家和個人精神追求的選擇。”黃海激戰,鄧世昌駕致遠撞向日艦吉野,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等熟悉的歷史事件將在舞臺上重現。
本輪演出將從4月27日持續至5月4日,為廣大觀眾演繹八場宏大震撼的甲午風雲。
劇目介紹
原創話劇《鄧世昌》,是國家大劇院繼原創話劇《林則徐》之後,打造的又一部“歷史人物系列”大戲,並以該劇的首演紀念甲午海戰130周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
該劇忠於歷史史實,用著名愛國將領鄧世昌少年立志、青年從軍、中年殉國的故事串聯,對北洋水師輝煌成軍、中日甲午戰爭慘敗、《馬關條約》簽訂給國人帶來的剜心之痛進行了鞭辟入裏的刻畫,凸顯了鄧世昌的慷慨犧牲對喚醒中華兒女扛起興國之任的永恒警示。該劇將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故事內核,筆墨重彩描寫英雄人物的厚重感,書寫出一部致敬民族英雄、凝聚奮進力量的恢宏史詩。
劇情簡介
深深海底,致遠艦銹跡斑斑,彈痕纍纍。鄧世昌的英靈守護着它,守着未泯滅的夢想……
水鳥聲聲,少年鄧世昌夢想如鯤鵬大鳥振翅高飛。
海浪聲聲,青年管帶鄧世昌赴歐洲接回致遠艦,夢想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海軍將領……
北洋水師雄居亞洲之首。日本舉國動員,募鉅款購買最先進的戰艦。大清則在籌辦慈禧六十大壽慶典,用海軍軍費興建頤和園。北洋水師成軍後未添一船一炮,舊艦嚴重老化。
鄧世昌千里歸家,在父親靈前痛説種種亂相,向父親發誓:未能進孝,必舍命報國。
海上閱兵,鄧世昌帶頭籲請追加軍費添置先進戰艦,遭到訓斥。李鴻章也有萬千苦楚。
中日戰爭爆發。方伯謙臨陣脫逃謊報戰功,竟被朝廷嘉獎。出征前夜,鄧世昌告別家人,抱決死之心登上致遠。
黃海激戰,鄧世昌駕致遠撞向日艦吉野。致遠爆炸。鄧世昌不肯獨活,隨愛艦沉入海底……
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大海深處,鄧世昌的英靈仍守着他的致遠,寄望後來者尋救國圖強之路……
主創主演列表:
編劇:李寶群
導演:王筱頔
舞美設計:季喬
燈光設計:邢辛
服裝造型設計:李銳丁
多媒體設計:胡天驥
作曲:於力
形體設計:姚曉明
音響設計:王浩
道具設計:金繼峰
演員表:(按角色出場順序)
鄧世昌:王雷
少年鄧世昌:張銘益
鄧父:馬慶龍
方伯謙:郝榮光
林永升:李昊陽
林泰曾:張學文
劉步蟾:盧子楓
丁汝昌:關棟天
陳金揆:郎英博
慈禧:佘南南
親王:吳嵩*
李鴻章:張頁川
伊東佑亨:奉陽*
鄧母:潘沙泉
鄧妻:王千予*
水妹子:李小萌
大太監:尚振三
日本兵甲、乙:王思瑞、房子豪
清朝水軍:連政、張英煥、關強、王銅、王泓富、王震、楊樹輝
劉冬冬、許松、王旭、呂佳旭、延昞堯、閆方正、馬清泉
孫晗耀、尚振三、王思瑞、房子豪
注:*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