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技術巔峰之後 瓦汀·列賓的弦外之音

日期:2023-10-10 11:44    來源:國家大劇院

分享:
字號:        
  • 越過技術巔峰之後 瓦汀·列賓的弦外之音
  • 越過技術巔峰之後 瓦汀·列賓的弦外之音

  2018年,俄羅斯小提琴家瓦汀·列賓在大劇院音樂廳一展高超琴技,弓弦間如火的靈動與似水的柔情令在場觀眾十分難忘。最後一個音符結束,現場熱度不減,演奏家數度返場。早在2008年,列賓就曾與指揮家小澤徵爾共同登上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的舞臺,見證了國家大劇院開幕的盛況。

  時隔七年,這位光芒依舊的小提琴家將於10月12日至13日再次歸來,與鋼琴家斯莫莉娜共同呈現“巔峰之夜”、“弓弦經典”兩場音樂會。

越過技術巔峰之後 瓦汀·列賓的弦外之音

  梅紐因:他是我聆聽到的最好、最完美的小提琴家

  幼年時,列賓的小提琴之路星光熠熠。11歲一舉拿下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全年齡段金獎後,令人驚嘆的天賦讓樂壇很快注意到了這位小提琴“神童”。1989年5月,在含金量極高的伊麗莎白皇后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列賓完美繼承了俄羅斯學派小提琴家在此賽事中的優良傳統,一舉奪魁並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獲勝者。

  列賓師從扎哈·布朗,同為“三大俄國青年演奏家”的小提琴家文格洛夫也師出同門。和大部分俄羅斯學派演奏家一樣,列賓不會為炫技而忽視歌唱性的音樂之美,在一些細節處理上亦能看到一些奧伊斯特拉赫的影子。

  在成為職業演奏家後,列賓與梅紐因之間保持了長達七年的深厚友誼,二人也曾深入探討音樂與演奏技巧。列賓曾説:“梅紐因就像是一位英雄帶領着我學習,我們一起游歷多國、共同演奏,他給了我最大的 啟發,這份經歷是我一生最珍貴的回憶。”這位琴壇前輩也對列賓不吝讚美:他的演奏近乎完美。鋼琴家郎朗也是列賓的摯友,二人不僅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有過令人難忘的合作,郎朗的首張室內樂專輯更是邀請列賓共同演繹,該專輯也榮獲了德國古典音樂回聲大獎。

  時至今日,列賓已成為一名無需“星光”點綴的小提琴大師。他是世界各大重要音樂節的常客,並與世界名團數次聯袂演出,為華納古典、德意志留聲機等錄製的唱片深受好評。在攀登過技術的巔峰之後,列賓琴聲中對情感的把控已入化境,詩意與靈氣帶來的絕佳聽感令每一場演出的觀眾回味無窮。

  兩場弓弦之夜 聆聽聲音的風景

  10月12日,列賓將帶來德彪西、格裏格、弗蘭克三位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小提琴奏鳴曲。三部作品均創作於作曲家技法成熟時期,雖在音樂語匯上各有風格,但在技法之外都飽含思考與情感,考驗着歷來演奏家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演繹。

  《G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是德彪西創作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唯一一部小提琴奏鳴曲。這部作品中,德彪西式的音樂語言更為抽象、精煉,印象主義的“霧中風景”引人入勝。格裏格的《C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為作曲家沉澱二十年之作。作品中挪威民間音樂的色彩不減,技法雖簡單質樸,思想情感卻深邃廣闊。音樂會下半場,列賓將帶來同樣以情感見長的弗蘭克《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曲家將這部作品獻給比利時小提琴家伊薩伊作為結婚賀禮,小提琴與鋼琴戀人絮語般地配合交談,優美至極。

  10月13日,除德彪西、格裏格的作品外,列賓還將演繹三部風格迥異的小提琴佳作。普羅科菲耶夫的《F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雖是室內樂作品,但氣勢恢宏。作曲家本人描述其為“陣陣刮過墓園的風”,可見其冷峻肅穆。撥開戰爭的陰雲,一首選自柴科夫斯基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的連斯基咏嘆調《青春的黃金歲月你去了哪》,將帶觀眾走進普希金筆下的愛情絕唱。整場音樂會將在小提琴炫技名作《茨岡》中進入尾聲。拉威爾將作品定義為“匈牙利狂想曲風格的技巧性樂曲”,並以大段華彩、急速狂熱的尾聲及各種高難度演奏技法表現吉普賽人自由熱烈的性格。

  本場演出中,與瓦汀·列賓共同呈現這些獨奏名篇的是實力派鋼琴家斯維特拉娜·斯莫莉娜。二人自2014年開始合作巡演,在西伯利亞藝術節及華盛頓、倫敦、紐約等地舉辦了音樂會。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