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舞劇《馬可·波羅》探秘古代中國

日期:2020-09-02 09:14    來源:國家大劇院官網

分享:
字號:        
  • 123
  • 123

  原標題:跟隨舞劇《馬可·波羅》探秘古代中國

  舞劇作為舞蹈、戲劇、音樂相結合的表演形式,受到觀眾們的普遍喜愛。著名導演陳維亞和青年舞蹈家殷碩,與大家分享國家大劇院首部自製舞劇《馬可·波羅》及其背後的故事,揭開東方古國的神秘面紗。

  導演陳維亞,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閉幕式執行總導演,善於利用科技和舞臺的交融,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111117.jpg

舞劇《馬克·波羅》劇照

  《馬可·波羅》以歷史開工可·波羅游覽中國的故事為原型,但卻並未停留在對當年“游記”的簡單復述上,而是講述了一個現代義大利青年懷揣着已經被翻閱過無數遍的“游記”讀本,帶着朝聖般的心情隻身來到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青年乘着“貢多拉”小船,沿着曲折的水巷,來到了馬可·波羅當年的故居。他要身臨其境,探求自己心中最偉大的探險家馬可·波羅當年從這裡出發時的蛛絲馬跡……

  全劇融合了歐洲西洋音樂、元代宮廷音樂、蒙古民族音樂和江南民間音樂四種音樂風格。它通過運用多媒體的舞臺創意,打造了一個唯美、浪漫的東方古國,也凸顯了文明交融時代可貴的人文精神。

  舞劇《馬可·波羅》的亮點

  在舞劇的演出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一位頗有經驗的拉麵師傅在舞臺上竟然拉起了麵條。注意哦,這可不是道具,是貨真價實的麵糰。就連吹到臉上的麵粉也是真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劇中的一位白鬍子教書先生,身邊有一群搖頭晃腦的小學童。他們都戴着非常誇張的娃娃臉面具,這群幽默詼諧的師徒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劇中還展現了中華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比如,編導用男子雙人舞的方式將中國傳統醫術針灸搬上了舞臺。再比如,編導還將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也搬上了舞臺。

  在馬可·波羅來到江南的場景中,有一段女子群舞,她們身着綠衣、婀娜多姿、溫婉靈動、俏皮可愛,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清新脫俗的雅致和江南女子的柔美。

  在舞劇《馬可·波羅》的製作中,運用了很多高科技多媒體的舞臺技術和製作精良的舞臺美術道具。比如,舞臺的畫布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技術展現大漠中的黃沙滾滾以及威尼斯水城的潺潺流水等。而到了江南水鄉,舞臺竟然從地下慢慢升起了一座極賦江南風格的古典建築,每個窗戶中都有各式各樣的人物,將觀眾一下帶入到了江南的亭臺樓閣。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跟隨舞劇《馬可·波羅》探秘古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