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十字街頭》舞臺揭秘

日期:2021-04-27 16:15    來源:國家大劇院

分享:
字號:        

2021年4月30日至2021年5月7日,國家大劇院製作話劇《十字街頭》將迎來第二輪演出,為觀眾“五·一”期間持續奉獻八場精彩演出。話劇《十字街頭》由青年戲劇導演黃盈執導,是國家大劇院繼《仲夏夜之夢》《鳥》《西望長安》後在小劇場為戲劇演員隊量身定制的又一部作品。董汶亮、徐子瑄、李溪昶、奉陽、於夢潮、劉貝貝、王文傑等一批青年演員將以當下青年的視角致敬與詮釋這部影史經典,重現一墻之隔的經典愛情故事和時代青年共同的命運主題。

2021年4月27日下午,話劇《十字街頭》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媒體探班活動,主演們集中展示了該劇的精彩片段。話劇《十字街頭》特別邀請到曾執導《黃粱一夢》《未完待續》《斷金》等口碑佳作的戲劇導演黃盈傾力打造,既保留了原片中性格迥異的人物及他們在大環境下不同的命運發展,豐富了“可靠的友誼”“甜蜜羞澀的愛情”“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壓抑卻快樂的生活”等情節元素;又通過重塑經典形象、增加敘事進行歷史與現實的對話,突出“什麼是有價值的人生”以及“年輕人應當承擔什麼樣的使命”等超越歷史、帶有永恒性的人生命題。

為了實現戲裏戲外的“十字街頭”,該劇讓演員表演與影像多媒體互動、結合,並不時讓老電影影像、現場拍攝影像與演員表演並置,利用間離效果,讓演員“跳進跳出”。在舞臺布景上,該劇選取了具有年代感和地域特色的鐺鐺車為主要元素,通過它的變化呈現街景、鴿子間等空間。劇中,四個“畢業即失業”的青年蝸居在大都市最便宜的簡易房內,在十字路口的抉擇中,“老趙”和一墻之隔的“楊小姐”在不知身份的情況下漸生情愫。演員們也將跳出這些經典形象,討論着沈西苓、趙丹、白楊等圍繞這部電影的老一代電影人軼事,並從這部電影作品和當年的主創身上,表現青年人走出十字街頭的勇氣和力量。

導演闡述:

1937年,由沈西苓編劇、導演的電影《十字街頭》是影史經典。2020年,感謝國家大劇院的邀請,我有幸作為編劇、導演參與話劇《十字街頭》的創作。致敬經典,實在感到責任重大。

我們為什麼要在當下重新排演經典?如何建構起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作品與當下社會現實的關係?如何使觀眾理解經典,並且與之産生共鳴?我試圖重新回到電影本身,反覆觀摩這部影片來為以上問題尋找合理性。我本人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任教,在反覆觀摩影片的過程中,我試圖利用電影學術研究中分析視聽語言、拉片子、研究影片背景資料等方法,重新找到了排演這部作品的現實意義,也相應找到了呈現這部《十字街頭》的方式。

整個演出,我們將從“回看經典”、“致敬經典”、“成為經典”這幾個問題開始延展,尋找原故事當中那些我們今天依舊能夠有所感受的部分。我們也試圖追問:原故事之外,創作者的人生給了我們什麼 啟發?哪些是至今值得我們嚮往、對我們當下仍有指導意義的?

常規的戲劇演出中,演員們在作為空間的舞臺上相遇、舞臺行動的過程中被觀眾看到,於是形成了戲劇作品。而此次《十字街頭》的演出,除了戲劇本體存在的空間與人的行動以外,我還試圖將舞臺空間當做一個電影剪輯臺。

前輩藝術家們的老影像、演員們鮮活的現場表演、現場實時拍攝實時投影等敘事線索,都被我當作素材,用蒙太奇的概念一起並置在舞臺上。演員現場的表演,除了用現代手法重現原故事線,還需要有時空交錯的跳出,回看八十三年前發生了什麼,然後做出討論。這是任何年輕人都能超越時代,從精神實質上共通共鳴的部分,是一次穿梭於八十三年間的,兩代年輕人的隔空對話。

落實到此次的《十字街頭》排演,為使這些素材可以在舞臺上流暢配合,我們的設計團隊進行了許多次技術實驗。就像剪片子要精確到每一幀一樣,演員們需要為這種精確度的要求付出許多努力。靈動的舞美布景、營造浪漫氛圍的燈光與作曲、與真人表演及實時拍攝有機結合的多媒體、創造真實感的道具與音效等等……這些技術上的細節是創新的亮點,令您在走進劇場時,看到劇場的無限可能,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觀演體驗。

《十字街頭》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生活的青年人對未來的徬徨和人生的困惑,以及在面對人生十字街頭時,他們所做出的選擇。電影《十字街頭》的創作者們,在拍攝這部影片時也正值青春年華,也面臨着人生的十字街頭。導演沈西苓只有32歲,扮演老趙的趙丹22歲,扮演楊小姐的白楊只有16歲。當我們回看這些藝術家們的人生路徑,會發現今時今日身為青年的我們,值得向他們的人生致敬。他們經歷過大風大浪,度過了常人無法想像的時光,我相信他們的人生,仍舊能夠為今天的我們帶來思索和共鳴。

這部作品的現實意義,不是具體的房租貴不貴、不是工作好找不好找,而是不管我們身處什麼樣的人生境遇中,都不應該像劇中的小徐一樣自怨自艾,而是要像劉大個一樣勇敢地走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把熱血灑在青春裏,一輩子走到最後,可能就不會留下後悔和遺憾。

青年的我們都曾經想像過未來,而未來不是僅僅靠嚮往成為現實的。走進劇場的您,希望這部作品能為您帶來力量。

劇情介紹: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可振作、可消滅、可前進、可落後,徬徨在交叉點上的青年應去向何處呢?

1937年,由沈西苓導演的電影《十字街頭》在上海首映,引發巨大轟動。八十三年後,一群青年演員將這部電影搬上舞臺,再次回顧,站在當下年輕人的角度致敬“經典”,重新審視“經典”的意義。

劇中,和老趙一樣的青年人生活在燈紅酒綠的大都市,蝸居在最便宜的簡易房。面對着“沒錢”“沒工作”的困境,只能插科打諢來消解生活的煩悶。然而,逃避卻無力改變現實的殘酷,“失業四人組”最終只剩下老趙和阿唐還在苦守着。沒想到,老趙和一墻之隔的楊小姐在租地相互憎惡,卻在互不知身份的情況下漸生情愫。

劇外,演員們通過這部電影看到了和當下的自己頗為相似的人生困境,再次討論着尊嚴和愛情、理想和抉擇,探討着過去的“經典”對當下的生活是否還有價值。青年演員們嬉笑地聊着電影的周邊軼事,這個場景似乎和1937年電影的年輕主創們重合了起來——他們一樣青春、一樣熱血、一樣徬徨。從這部影史經典和當年的主創身上,他們獲得了走出十字街頭的勇氣和力量。

主創主演列表:

出品人    王寧

藝術總監  徐曉鐘

總製作    李志祥、趙鐵春、朱敬、王誠、宮吉成

總監製    趙鐵春

電影原作:沈西苓

編劇:黃盈、徐蔚昕

導演:黃盈

舞美設計:張鵾鵬

燈光設計:韓東

服裝設計:寧芳國

化裝設計:林穎

音響設計:榮華

多媒體設計:胡樹真

作曲:張瀟、王紫簫

主演

老趙:董汶亮

楊小姐:徐子瑄

阿唐:李溪昶

劉大個:奉陽

小徐、流氓:於夢潮

姚大姐:劉貝貝

房東太太、舞女:王文傑

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