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康康舞”夢回花都 一部《風流寡婦》唱響愛情喜劇

日期:2023-09-22 10:08    來源:國家大劇院

分享:
字號:        
  • 一曲“康康舞”夢回花都 一部《風流寡婦》唱響愛情喜劇
  • 一曲“康康舞”夢回花都 一部《風流寡婦》唱響愛情喜劇

  一曲“康康舞”帶你夢回“花都”巴黎,一段風趣愛情為何“相對無語”。黃金時代的璀璨留影,“輕歌劇皇后”高歌永恒。

  10月19日至22日,國家大劇院製作雷哈爾輕歌劇《風流寡婦》將迎來三度上演,塔尼婭·庫恩、宋元明、托馬斯·魏因哈佩爾、周正中、辛西雅·讚諾維羅、劉戀、馬克西米連·梅耶、蔡程昱等中外歌劇演員將攜手呈現這部精緻唯美的經典輕歌劇。

一曲“康康舞”夢回花都 一部《風流寡婦》唱響愛情喜劇

  《風流寡婦》是你理解的“風流”嗎?

  三幕德語輕歌劇《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是維也納輕歌劇輝煌時代的扛鼎之作。它以法國作家梅雅克創作的喜劇《大使館隨員》為基礎,後經雷翁和史坦恩改寫成劇本,再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茲?雷哈爾譜曲,1905年12月30日在維也納喜歌劇院首次公演,從該劇首演到 1948 年作曲家逝世為止,《風流寡婦》上演了不下三十萬場,後來的雷哈爾傳記作者更估計此劇在六十年內上演了不下五十萬場,無愧是史上最“爆紅”的音樂戲劇作品之一。

  看到這個名字,熟悉戲劇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莎士比亞的另一部喜劇作品,朱生豪先生將其譯為《溫莎的風流娘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這或許是“Merry”一詞譯為“風流”的緣起,而中文語境中尤其是很多詩詞中出現的“風流”也並非貶義,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衣冠重文物,詩酒足風流。”

  《風流寡婦》的英文譯名為“The Merry Widow”,而劇名德語原文中的“lustige”更傾向於“風趣”之意,對於劇中主角——年輕貌美的寡婦漢娜?格拉瓦裏,“風流”一詞可解釋為“高尚又清雅”。劇情背景設定在20世紀初的巴黎,劇中虛構的“彭特威德羅國”駐巴黎大使為慶祝本國國王的生日,特別舉辦舞會招待各國使節,在這場舞會上最重要的客人就是漢娜。漢娜此前與彭特威德羅一位富有的老銀行家剛結婚後,老銀行家就去世了,同時留給漢娜鉅額的遺産。漢娜繼承遺産後來到巴黎,卻成各國王公貴胄們爭相取悅的目標,一段戲劇化的錯位愛情故事由此展開。

  既好聽又好看,音樂、舞蹈、對白相得益彰

  輕歌劇可以説是現代音樂劇的前身,音樂、舞蹈、對白特色鮮明、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風流寡婦》的音樂既保持了比較高雅的藝術品位,又穿插着生動活潑、謔而不虐的喜劇插曲,劇中重要角色的專屬音樂有着鮮明的個性,其中第三幕男女主角(漢娜與達尼諾)的愛情二重唱“相對無語”更是感人至深的經典唱段。輕鬆愉快的對白也是本劇一大特色,國家大劇院製作版本特別策劃了中國組演員演繹的純中文對白,更加拉近了劇中人物與觀眾的距離。

  不得不提的是,《風流寡婦》對於舞曲的運用也頗有特色,甚至讓當時的馬勒與阿爾瑪夫婦都為之癡迷,阿爾瑪的自傳中提到一則有趣的故事:某晚馬勒和阿爾瑪一起去看《風流寡婦》,他們回家後餘興未消,邊唱邊跳劇中的舞蹈,要把整部劇重溫一遍,但對於某個段落,他們怎麼就是想不起來,隔天早上,這對頑固夫妻跑到樂譜店,堅持要找出昨晚忘記的段落。

  相比施特勞斯的華爾茲,雷哈爾筆下的更舒緩,也更加抒情,但《風流寡婦》中的舞蹈遠不止於優雅抒情的華爾茲,風靡一時的康康舞堪稱當時“花都”巴黎的名片之一,它的熱情奔放也將在劇中呈現。在此之外,劇中還出現了眾多特色鮮明的歐洲民間舞,瑪祖卡、加洛普、波羅乃茲、科洛舞等片段都將使觀眾眼前一亮。

一曲“康康舞”夢回花都 一部《風流寡婦》唱響愛情喜劇

  大咖雲集,星光璀璨,輕歌劇大製作再度回歸

  2017年,國家大劇院製作輕歌劇《風流寡婦》首度亮相。為了拉近這部傳統維也納輕歌劇與中國觀眾的距離,國家大劇院力邀有過多次合作、經驗豐富的歌劇導演烏戈·德·安納擔任這一製作的導演、舞美設計和服裝設計。導演將原本劇本中發生在20世紀初的故事移植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舞臺細節的處理上也處處留心,甚至每一處玻璃裝飾花紋的選擇,都考慮到中國觀眾的審美需求。    

  本輪的演出將再次迎來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塔尼婭·庫恩、宋元明、托馬斯·魏因哈佩爾、周正中、辛西雅?讚諾維羅、劉戀、馬克西米連·梅耶、蔡程昱等國內外歌唱家將一展歌喉,通過精湛的歌唱與表演,全方位展現輕歌劇《風流寡婦》“歌,舞,話”兼具特點的藝術魅力。

《風流寡婦》主創

《風流寡婦》主演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