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 | 想與你平分秋色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人文北京頻道
在涼風習習中
我們迎來了秋分節氣
這一天
太陽達到黃經180°
陰陽相半,晝夜均長
寒暑平分,故名“秋分”
作者:牛壯
秋天
也是收穫的季節
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瓜果飄香,稻穀歸倉
正如民諺所説
“一年辛勤在於秋,糧不入屋不算收”
“中國農民豐收節”
也在秋分日
作者:李佳霖
放眼大江南北
田地間儘是歡欣笑顏
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
那是對過往辛勤付出
最好的報答
作者:金航通寶
【秋分三侯】
一侯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作者:楊曉波
二侯蟄蟲坯戶
一些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在秋分過後也會陸陸續續回到土裏,準備過冬。
三侯水始涸
水氣也不像夏天時那麼充沛,將開始逐漸乾涸,因此我們會覺得空氣越來越乾燥了。
作者:曹鎮
【秋分詩詞】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作者:黃方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作者:蘇楊毓嬌
《贈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
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於日,新詩高似雲。
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
作者:汪偉辰
【秋分習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説,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由於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説“男不拜月”的傳統。
作者:徐子星
豎雞蛋
民諺説“秋分到,蛋兒俏”,每年秋分,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會玩“豎蛋”的游戲,即選擇一個勻稱的新鮮雞蛋將其豎立在桌上。
吃秋菜
嶺南地區,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一種野莧菜。採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在南京,則流行吃“桂花鴨”,用普通的鹽水鴨,以桂花鹵入味。
作者:尹紅纓
【秋分養生】
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分之後,氣溫波動較大
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寒
可取紅糖、生薑、紅茶適量
煮茶飲用,不僅暖身去寒
還能防治感冒
作者:灶王時代
秋分過後,秋意更濃
碧空清徹,萬里無雲
幾縷清風,處處閒適
此時不妨靜一靜,停一停
作者:朱宇童
在明媚的秋光中
喝一杯茶,讀一本書
感悟多彩生活
觀賞最美人間
(漫畫來源:北京動漫和游戲産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