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聯盟正式成立

日期:2023-06-09 17:00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 保護聯盟成立
  • 保護聯盟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工作,2023年6月9日,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即將到來之際,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暨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成功舉辦。活動由北京市文物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房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房山區委宣傳部、房山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承辦。

  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産司)司長鄧超,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出席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機構,遺産地所在區政府、文旅局,北京相關高校和科研單位,北京市政協委員,文化遺産保護專家等參加活動。

  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聯盟是由北京市文物局牽頭,聯合北京7處世界文化遺産共同組成的非盈利性、非政治性的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交流服務平臺。旨在加強闡釋和展示世界文化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促進提升北京地區世界文化遺産整體保護管理水準,講好北京世界文化遺産故事,打造“世界遺産在北京”文化品牌。不僅向國際國內公眾全面展示北京作為全國最早開展世界遺産保護的城市的先進舉措,為世界遺産的保護利用貢獻力量和智慧。同時,聯盟的成立也是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工作,彰顯了北京市對世界遺産保護利用的責任擔當,以及對世界遺産保護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莊嚴承諾。

  本次活動意義重大,深受關注,社會反響良好。

  一是以聯盟方式匯聚遺産地保護管理力量,形成整體優勢。2022年11月26日,在北京紀念《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50周年主會場活動中,北京7處世界文化遺産地代表共同發出成立“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聯盟”的倡議。為積極響應遺産地倡議,進一步擴大北京世界遺産影響力,經過半年時間籌備,由北京市文物局牽頭,與北京地區各世界文化遺産保護機構、遺産地所在區文旅局於6月9日共同成立遺産聯盟。成立大會審議通過聯盟章程,推舉陳名傑同志為聯盟主席,推舉故宮博物院為聯盟首屆輪值單位並舉行授牌儀式。

  今後北京將積極發揮聯盟優勢,增強北京地區遺産地的凝聚力,互學互鑒,推動文明對話,努力為打造世界文化遺産整體群落、促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社會發展共榮共生提供“北京模式”。

  二是錨定了遺産聯盟未來的工作方向。在成立大會後續的聯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審議通過了聯盟的形象標識LOGO和2023年工作要點。聯盟LOGO是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聯盟的整體視覺傳達形象,通過LOGO加強各遺産地對於“世界文化遺産”的身份認同和整體認知,提高世界文化遺産在城市治理中的話語權。聯盟圍繞七大工作要點,着力加強遺産地能力建設,打造“世界遺産在北京”宣傳文化品牌,擴大已有論壇如“太和論壇”、八達嶺高峰論壇、“明文化論壇”的文化影響力,舉辦世界文化遺産攝影大賽,加強文化交流、城市交往,通過謀劃一系列針對性較強的任務項目,切實解決各遺産地的發展困點問題,解決“水準落差”問題,打通遺産地與世界遺産組織的溝通渠道,共建文化遺産保護責任共同體,擔起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三是進一步密切了北京與世界遺産組織的關係。本次活動得到了世界遺産組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代表夏澤翰教授專門致辭,對聯盟成立表示熱烈祝賀,認為聯盟的成立恰逢其時,是北京切實履行《世界遺産公約》、面向下一個50年世界遺産保護的重要舉措。夏澤瀚代表認可北京在世界遺産保護管理和遺産周邊環境改善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對今後繼續支援北京世界遺産保護工作,在能力建設、合作共用、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寄予巨大期望。在未來的遺産保護工作中,北京將進一步與國際遺産組織加強聯繫,增強互動,積極落實以遺産合作為主導的國際文化交往,借助國際遺産組織加強北京與其他國家世界遺産的經驗交流和保護合作,以世界遺産為橋梁,推進文明互鑒走深走實。

  活動期間,正式公佈新版周口店遺址保護規劃,新版規劃提出了遺産保護的新理念,新方法,為促進周口店遺址保護和利用提供了重要遵循與具體指導。首次展示“北京人”數字人形象復原,並舉辦系列文化惠民活動。

  在北京世界文化遺産發展“下一個50周年”的開局之年,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發揮聯盟橋梁作用,推進遺産地交流互鑒,將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工作走深走實,講好世界文化遺産北京故事,全面系統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北京豐富的文化遺産資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