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日期:2023-06-09 10:17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2021年2月成立以來,積極促進央地協同、市區聯動,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支援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推進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取得重大突破;通過規劃引領強化全市文物保護工作;推進文物保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以下簡稱首規委辦名城處)成立於2021年2月,目前有7名正式在編人員和1名崗位培訓人員。成立以來,首規委辦名城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和關於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依託首規委辦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平臺作用,促進央地協同、市區聯動,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文物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對象之一。首規委辦名城處日常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文物的守護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全市豐富的文物資源,持續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工作成果豐碩。全體同志熱愛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事業,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工作實績得到各方肯定。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全力以赴支援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

  成立以來,首規委辦名城處積極協調中央單位支援中軸線申遺涉及的文物騰退工作。持續跟進位於社稷壇、天壇、先農壇等重點文物內的非文物建築騰退搬遷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配合北京市文物局編制報審《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編制過程中緊密銜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納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體系,明確了中軸線遺産區、緩衝區的範圍和管理要求,並通過規劃管理審批嚴格保護北京中軸線的核心遺産價值。會同北京市文物局合作舉辦“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會上首次對外宣佈支援中軸線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推進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取得重大突破

  首規委辦名城處會同央地有關部門摸排核心區文物情況,建立數據庫,研擬有關工作意見後正式印發,為整體提升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工作創造歷史性機遇。同時,促成皇史宬南院和北院實現整體預約開放、日壇圜壇對外開放,持續跟進賢良祠、蒙藏學校舊址騰退修繕和保護利用工作。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通過規劃引領強化全市文物保護工作

  配合北京市文物局推進本市市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定工作。2022年配合劃定第十批11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劃,包括智珠寺、醇親王墓、北京站車站大樓等。目前正在配合推進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區劃劃定工作,包括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恩佑寺山門等。同時為進一步提高相關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配合北京市文物局開展《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管理規定》的修訂工作。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推進文物保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借助市委黨校、各區理論中心組學習、高等院校和專業培訓等平臺,推動《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的保護理念“進機關、進社區、進課堂”。組織開展北京歷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動,連續兩年策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看點”評選,編制出版《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關鍵詞(漢英對照)》。依託“北京印跡”平臺,打造“名城保護·大家談”“一脈傳城”等活動品牌。與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面向教師和學生的“丈量中軸線”等名城保護科普教育活動,營造社會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文物保護利用的良好氛圍。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興,首都工作關乎“國之大者”,適逢北京建都870周年,首規委辦名城處將持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全面系統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作出新的貢獻。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