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區:與古為新 生態文旅的盎然底色

日期:2023-11-21 16:52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房山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百餘年革命史”的深厚文脈,素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美譽的,在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基礎上,如何實現“1+1=1”、“1+1>2”?這不是一道數學題,而是立足歷史文化富礦之上的文化産業頂層設計的“硬招”“實招”。

  文有脈,行必遠。房山區立足“百萬年人類史、一萬餘年革命史”的深厚文脈,深挖歷史文化富礦,圍繞紅色房山、活力房山、精緻房山、大美房山、平安房山、幸福房山的“六個房山”目標,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以歷史之源、生態之美成就産業發展新優勢。

111.jpg

  (一)擦亮源文化金名片,推動“三大文化組團”建設

  以北京源文化為主線,房山區形成古源文化、地質文化、石刻文化、紅色文化、創新文化為重點的五大特色産業文化。推動周口店、琉璃河、雲居寺“三大文化組團”建設。着力打造周口店世界古人類文化旅游勝地。

  一是政策先行,以有為之舉、攸關之心鍛造“軟環境”。編制完成《周口店遺址保護規劃》《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猿人洞保護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文化遺産保護“創新獎”;政府擔當“店小二”,服務企業“不打烊”;“企業你來幹 手續我來辦”;投標文件編制時間由20天壓縮到10天;審批回復意見由11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推出“拿地即開工”“交房即交證”“證照聯辦”等一系列創新做法,跑出助企服務的“加速度”,用創新“硬舉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二是“零光片羽,大中見小”,在細微中溯源。着力打造琉璃河中華早期文明展示窗口,琉璃河打造“VR巴士”,將西周時期的生活場景和現實空間疊加,還原封疆授民、太保庸匽的歷史故事,沉睡了3000年的遺址在産業的帶動下“活”了起來。

  三是放大歷史細節,拓展歷史風貌和文化內涵的認知空間。着力打造雲居寺國際石刻文化交流勝地,雲居寺圍繞弘揚“石經”精神,推出“曬經文化節”“盛世雲居音樂會”“夜游雲居”等文化品牌活動,推動傳統文化時尚表達,將厚重文化向現代轉化,推動文旅産業知名度。

  (二)一部“地質百科大全”把國際旅游休閒度假區轉化為施工圖、實景圖

  房山區青龍湖區域作為國際文化生態的創新區,發展“國際交往、科技創新、文化旅游、養生健康”四大産業主題,打造“産業富有特色 文化獨具韻味 生態充滿魅力”的文旅創新特色小鎮;盤活閒置酒莊,形成環青龍湖“健康+紅酒”的特色産業,激發新的經濟增長點。房山是地學搖籃,是地質公園概念的誕生地,中國房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位於首都的地質公園,創建“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2022年,串聯房山優質旅游資源,推出尋根之旅、石經之旅、地質之旅等10條精品旅游線路以及酒莊游、紅色游、騎行游等百餘條特色定制線路。

222.jpg

  一是打造“別樣美、別樣紅”的鄉村文旅産業。綠水青山,既是房山區的靚麗底色,也是房山區産業發展的金名片。近年來,鄉村旅游已經逐步成為推動房山區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通過不斷豐富旅游産品供給,積極培育旅游市場主體,大力推進A級景區、星級飯店、民俗旅游村(戶)和旅游新業態創建工作。如霞雲嶺、蒲洼、十渡三個邊遠山區鄉鎮實施“三鄉聯動”發展,圍繞三鄉鎮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文旅資源,與攜程、去哪兒、途牛等線上文旅電商及區內外相關旅行社深度合作,共同策劃推出紅色旅游主題、綠色休閒主題、戶外度假主題等精品文旅線路;全區共有霞雲嶺鄉堂上紀念館、十渡鎮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蒲洼鄉森水村蕭克療傷地等紅色旅游景區17家,位居全市首列。其中霞雲嶺堂上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被評定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在2021年被世界旅游聯盟評為50個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之一。為充分挖掘這份自然和文化資源價值,韓村河鎮重點推動韓村河村和聖水峪村舉行結對共建,在專業、技術和資金方面提供支援,打造聖水蓮庭精品民宿集群,進一步推動實現文旅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鄉村文旅商業化,加碼經濟發展。蒲洼東村舉辦首屆生態文化節,推出了露營、山脊游、林下食用菌採摘等適合周末旅游的短途旅游産品;霞雲嶺國家森林公園是北京地區唯一可乘汽車直達2000多米山頂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千畝精品核桃園”,供游客採摘娛樂及村民製作核桃製品。泗馬溝村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産業,累計種植金銀花、黃、板藍根等藥用植物30多個品種共200余畝。拴馬莊村積極推動特色農業種植,年産優質國光蘋果5萬餘斤。浹瀝水官才山景區、葫蘆棚高山民宿、拴馬驛站和北下寺景區配套停車場等設施日益完善,2022年共接待游客50萬人,有力推動和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是發展鄉村民宿,以“微度假”激活存量資源。近年來,房山區大力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不斷利用閒置民宅發展精品民宿産業,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房山區副區長王永年表示,將在房山區全域旅游發展專項規劃中,明確鄉村民宿發展空間佈局。出臺《房山區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獎勵辦法》,加大對鄉村民宿的政策扶持,鼓勵支援旅游民宿、民俗旅游戶、鄉村酒店建設,對於評定為五星級民俗旅游戶、特色業態-鄉村酒店、旅游民宿的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從而帶動品質住宿能力升級。以現狀村莊閒置宅基地為基礎,結合鄉村風貌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碧水彎環似水鄉,在這裡,您可以入住“姥姥家”尋找兒時回憶,可以走入“森林鄉居”飽覽群山,可以休憩於“雲隱裏”看星雲流轉;目前,房山區鄉村民宿已覆蓋16個鄉鎮68個村,涉及鄉村民宿品牌165個、院落509個,其中有37個等級民宿。2022年,房山區入選國慶民宿預訂熱門地區全國前十,鄉村民宿帶動鄉村旅游接待游客75萬人次,實現收入9478萬元。

333.jpg

  (一)文創與遠古相遇,文化資源“活”起來

  一是重視文旅IP行銷,打響房山文旅品牌。房山區文化創意産業協會發揮政府、社會和企業間橋梁紐帶作用,與麥素(北京)國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就房山文創IP商標使用權達成合作協議,並簽約促成其與國內第一個專業生産新鮮奶製品的雪糕品牌“八喜”達成合作,生産以房山文化IP為元素的文創雪糕,在激發文化企業活力、為文化企業增收的同時,推廣房山文創IP,提升房山城市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二是擴大鄉村農文商旅産業鏈,2022年,房山區成立文旅投公司及區文化旅游協會,發揮協會的紐帶作用,實現房山文旅企業的互聯互動、互惠互利、共用資源、共同發展。積極開創經濟庭院,建立農産品銷售驛站——農産品集中展示銷售平臺,通過平臺銷售偏遠深山的農産品,宣傳打造“上方山香椿”等房山美食品牌。積極發掘特色人文歷史元素,用房山歷史賦能消費,開發文創折扇、乾隆詩畫軸、倣古竹簡、都統印、地標明信片等文創産品,利用本地優質果品良鄉板栗和九九桃王的造型開發栗子南、桃子嬌南窖品牌,全方位、立體式豐富農文商旅融合産品供給,促進房山區文旅資源活化應用,推進房山區文旅消費增長。

  (二)價值鏈延伸,“文旅+”與“智慧”雙向賦能

  一是“文旅+科技”場景應用實現行業跨界融合、全産業鏈聯動,2023年6月16日,“房山文化論壇”在北京房山萊恩堡國際酒莊成功舉辦,會上發佈以“中華文明軸心圈”和房山“源”文化為人文地理背景開發的“房山融合發展智慧地圖平臺”,由此構建起文旅産業推介平臺和區域文化産業引資引智平臺,實現對房山區的文化IP資源的體系化、可視化呈現。

  二是“文旅+新場景”,傳統産業催生新價值。新場景就是基於新經濟背景下,數字IP成為文旅發展新內核,房山區還打造“北京人”4D影片和《遇見祖先》沉浸式體驗,推出中國首個古人類數字“北京人”形象和活潑靈動的虛擬原始人小朋友“元元”,跨越萬年時光,與觀眾驚喜互動。2022年,區文化和旅游局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發展,聯合美團、京東、攜程精心打造三大文旅品牌館,並於2022年12月相繼上線。截至今年3月31日,三大文旅品牌館交易總額突破一億元。

  結語:房山區未來將努力推動“文化走出去”和“旅游引進來”。實現房山文化和旅游高品質發展,為“一區一城”新房山建設貢獻文旅力量。站在新起點、錨定新目標、奮楫再出發,我們相信房山將以實幹擔當奔赴更加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不斷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組委會供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