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以構建工業元宇宙、賦能製造業為主要目標,以新一代資訊技術融合創新為驅動,以虛實相生的應用需求為牽引,以培育元宇宙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為抓手,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合力,統籌發展和安全,系統性謀劃、工程化推進、産業化落地,推動元宇宙産業高品質發展。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5大任務:即“構建先進元宇宙技術和産業體系”、“培育三維交互的工業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數字生活應用”、“構建系統完備産業支撐”、“構建安全可信産業治理體系”。發展目標明確,到2025年,元宇宙技術、産業、應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為數字經濟重要增長極,産業規模壯大、佈局合理、技術體系完善,産業技術基礎支撐能力進一步夯實,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培育3—5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3—5個産業發展集聚區。工業元宇宙發展初見成效,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形成一批標桿産線、工廠、園區。元宇宙典型軟硬體産品實現規模應用,在生活消費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形成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新政對原方案進行了優化修訂,將對低效樓宇、老舊廠房和片區統籌改造三類項目給予支援,支援方式分為投資補助和貸款貼息兩種,其中投資補助方式是對低效樓宇改造項目按照固定資産投資總額10%的比例、老舊廠房改造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按照固定資産投資總額30%的比例安排補助資金;貸款貼息方式是對改造升級項目發生的銀行貸款按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給予不超過2年的貼息支援。新政更加突出産業引領,支援騰退低效産業空間改造後引入戰略性新興産業、高精尖産業、現代服務業,或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新業態,並針對重大産業項目及重點企業落地、入駐率等提出具體的改造目標。升級後的空間也將更加“綠色”和“智慧”。按照要求,建築本體改造時也要同步實施高水準的節能綠色化改造,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節能率等方面達到一定標準。同時,新政突出數字化轉型,鼓勵運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手段,打造智慧樓宇和智慧園區。改造建築周邊的居民也會因升級而受益。按照政策,這些空間的升級也要突出對街區層面的公共服務織補,促進産業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銜接和聯動,通過營造共用生態、打造開放空間等方式補齊周邊公共服務功能,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
提出鼓勵展會主辦方與北京市重點商圈、特色餐飲集聚區、文化街區、産業園區等加強合作,促進會展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促進會展、商務、文旅、體育等融合發展,聚焦重要節慶賽事,策劃專場發佈、專項展覽、頒獎盛典等綜合性活動,培育一批動漫、國潮、極限運動等深受年輕消費人群喜愛的精品活動,促進流行文化、時尚體育、潮流消費融合發展;依託珠寶展、家博會等展會平臺,吸引國內外品牌首發首秀,推動展會與消費季活動合作互動、相互賦能。
基金旨在對節目創作生産全流程予以支援保障,設置劇本扶持、攝製宣推扶持及獎勵三大類別,覆蓋劇本創作、拍攝製作、宣傳推介、播出獎勵全鏈條,涵蓋網路視聽節目全品類,網路劇、網路電影、網路微短劇、網路動畫片、網路紀錄片、網路綜藝節目、網路視聽專題節目、網路音頻節目(含廣播劇)、系列短視頻九大類別均可申報。此外,網路視聽節目基金資助還在兩個方面做出重要調整:其一,提高對重點項目的資助額度,其中網路劇、網路電影、網路綜藝節目等類別每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1000萬元;網路微短劇、網路動畫片、網路紀錄片等類別每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300萬元。其二,根據網路微短劇積極創新創優的實際情況,將網路微短劇資助額度提高為劇本扶持資金最高20萬元,攝製宣推扶持資金最高30萬元,獎勵資金最高50萬元,單部最高可獲得100萬元資助。未來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將進一步突出導向引領,堅持“扶優、扶強、扶新、扶特、扶原創”,放大基金的杠桿和撬動作用,為持續提升文藝原創力與創新力做出更多有益探索與不懈努力,打造“北京大視聽”引領創作、凝聚人才、推出精品的生動格局。
在規模方面,文化産業百強企業資産規模4168.11億元,營收總額3038.35億元,比上一年上榜企業分別增加41.2%、5.2%;凈利潤125.89億元,同比上漲29.8%。在文化業態方面,文化核心領域企業78家,文化新業態企業52家,文化數字融合發展轉型成果顯現。在創新能力方面,今年文化産業百強企業國內有效專利17871項,增長57.3%;國內有效商標29527件,增長14.1%;參與標準制定387項,增長97.4%。研發費用145.07億元,每人平均研發費用47.88萬元,比上一年上漲12.0%,企業每人平均勞動産出285.83萬元,較上一年上漲29.0%。在區域分佈方面,在本次榜單中,海淀區上榜數量最多,共有23家企業上榜,其中包含愛奇藝、快手、新浪微網志等眾多知名文化企業,資産規模達2276.10億元。朝陽區上榜企業19家,泡泡瑪特、蜜萊塢、掌閱等均有上榜。在代表企業方面,本次上榜的TOP10企業分別為暢游時代、利亞德、石頭世紀、競技世界、崑崙萬維、泡泡瑪特、嘉德投資、微夢創科、蜜萊塢、噹噹網,其中8家為數字文化領域。
設計周在京津冀70余處場所、共約350萬平方米空間內舉辦的1000多項展覽、論壇、競賽、工作坊、發佈、市集等創意設計活動,吸引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余位設計師和1500多家設計品牌和設計機構參與其中。國內外350多萬觀眾參與活動,另有8000多萬觀眾通過網路直播參與。北京已構建世界設計周網路。本屆設計周上國際資源匯聚,凸顯了北京的全球影響力。由北京和維亞納共同發起的設計名城對話活動,邀請全球22座城市的50余位代表前來。2024年的國際設計合作計劃也已開啟。設計周組委會與法國藝術工會簽署合作協議,將於明年在京落地中國國際工藝創新博覽會,同時還與米蘭兒童設計周簽署協議,將於明年開展深入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引領設計服務。在本屆設計周的主論壇上,線上線下800多萬人共同關注“人工智慧時代下的設計思維”。在設計周重要活動之一、第二屆航太國際科幻季上,航太科技産業協同創新中心將數十項航太硬科技向設計行業公開,以期促成轉化合作,這是設計周向硬科技創新邁出的重要一步。設計周與北京服裝學院合作的“妙摹時尚”展,也展示了AI輔助設計、3D列印輔助生産等産品。設計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在設計周重要論壇——臺湖舞美國際論壇上,中國首部XR數字戲劇《麥克白》預告片亮相。借助擴展現實技術,傳統話劇舞臺有了超高超大尺度的縱深感。在北京城市更新優秀案例方面,設計之旅的重要站點長辛店,其城市更新中植入了《覺醒年代》IP,在設計周前門西區分會場上,“前門西區”品牌於中秋夜首次亮相。突齣戲曲文化、承載厚重文脈,前門西區的城市更新計劃,將時尚引入歷史文化場景,將歷史文化場景進行現代化呈現與表達。
近幾年,西城區積極落實北京市着力打造“演藝之都”戰略,大力開展相關工作。西城區演出場所規模龐大,全區共有營業性演出場所經營單位46家,佔全市23.3%,舞臺50個,觀眾座席32523個,這些場所,既有體現現代藝術的地標性建築設施,也有呈現傳統文化的標誌性設施,還有綜合性文化藝術園區。此外,西城區還有以商業綜合體、歷史建築、産業園區為主要類型的演藝新場所以及正在冉冉升起的演藝新空間。另外,西城區具有優質集聚的文化院團,在西城登記註冊的文藝表演團體共計77家,其中,像國家京劇院、中央芭蕾舞團、中國廣播藝術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等“殿堂級”團體18家。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區也是北京市唯一擁有區屬專業藝術演出團體的區,北京風雷京劇團、北京雜技團、北京皮影劇團3家區屬藝術院團在演藝界也頗具影響。未來,西城區將繼續打造國際水準的精品演出,提升西城文化吸引力和影響力。積極挖掘區域資源潛力,更加深入推進與國家院團的合作。進一步發揮好文化藝術創作扶持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創作西城特色的原創作品。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組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