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分賽區暨2023東城區“文化+”創意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日期:2023-12-18 15:27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東城分賽區 暨東城區“文化+”創意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合作共贏,推“城”出新,智創未來!

東城分賽區暨2023東城區“文化+”創意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用優質項目,講東城故事】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東城分賽區自2023年10月底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大賽充分連結東城區各文化産業園區、眾創空間及孵化器的文化産業資源,共徵集項目193個,涵蓋了文化創意項目、文創産品開發、創意設計服務、新視聽內容創新、AIGC 應用創新、原創劇本創作等多個領域。經過初賽與復賽的激烈角逐,最終共有20個優秀項目進入決賽。

  參賽項目類型豐富、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文化價值、科技含量和商業魅力十足,展現了新時代首都核心功能區文化創新創意、數字賦能的産業發展特色與前沿水準,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案例。

  守正創新,精業篤行 

東城分賽區暨2023東城區“文化+”創意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決賽現場,楊越明、奚大龍兩位專家分別以《“文化+”融合發展——為文化資源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文創園區與文創大賽雙向賦能》為主題進行主旨分享。

  楊越明指出“文化産業是支柱性産業,文化産業的溢出效應明顯”,並從專業的角度指導參賽項目如何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

  奚大龍強調“東城的文化産業園區以豐富的文化資源、完善的政策服務、獨特的魅力空間、多樣的應用場景,與文創大賽品牌實現雙向賦能,為文化企業在東城落地生根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共益向善’的能量場和試驗田。”

  比賽間隙,東城區文促中心為參賽企業進行了“文化産業政策宣講”,從企業落地服務、産業扶持政策、營商環境氛圍等多個層面進行了深度解讀,讓企業充分了解東城區營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表達了與企業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滿滿誠意,進一步堅定了參賽企業落地東城發展、實現快速成長的信心和決心。

  獎項設置  

  本屆大賽經過徵集審核以及初賽、復賽、決賽等多輪激烈角逐,最終,3D孿生數字人建模儀項目拔得頭籌;凝固時間魔法酒吧·沉浸劇場、靈境智元SCRIPT視覺工業化解決方案、書香裏的光影片場3個項目獲得二等獎;沉浸世界-大空間VR、福祿米行、結合大模型的數字人及全息交互、沉浸式文化體驗項目原創劇本《書·局》、商業藝術空間-維維尼奧香氛藝術館、“時間原點”鐘鼓樓文物活化利用6個項目獲得三等獎。

  一等獎

   3D孿生數字人建模儀項目 

  該項目成功研發出可批量製作3D孿生數字人的開發系統,項目具有較強的創新性、交互性、沉浸感、便捷性、個性化、可持續性和可擴展性,為文化內容生産實現高品質、低成本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全新的體驗和服務。

  二等獎 

  靈境智元SCRIPT

  視覺工業化解決方案項目

  該項目打造了從輸入創意到輸齣劇本情節、生成2D/3D動靜態虛擬預演、實現版權保護、完成開發交易的系統性閉環,將傳統視覺內容産品的製作成本降低數十倍,讓更多創作愛好者的創意想法實現所想即可見。 

  書香裏的光影片場項目

  該項目推出Show Movie 和Show Photo等核心産品,將影視創作與AI技術相結合,搭建影視級輸出平臺,讓消費者體驗電影明星的拍片過程,實時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電影級影片。

  凝固時間魔法酒吧·沉浸劇場項目

  該項目力在打造高品質魔術藝術與文化演藝相結合的全年全時運營演藝新空間,探索沉浸式演藝與文化消費場景深度結合的新商業模式。

  三等獎 

  沉浸世界大空間VR—

  打造全球最大沉浸式娛樂品牌項目

  該項目聚焦年輕用戶社交需求,線上下娛樂場景應用VR技術,搭建數字化沉浸內容分發平臺,通過優質的沉浸式體驗內容滿足新一代消費者日益升級的線下娛樂消費體驗需求。

  福祿米行項目

  該項目圍繞中國傳統的“米文化”,結合傳統榫卯工藝,開發文創産品,打造可變的多元化糧倉文化消費場景。

  結合大模型的數字人及全息交互項目

  該項目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搭建AI視覺生成系統,可生成視頻中的人臉、物體和聲音,效果可達到影視級標準,並應用於多種元宇宙場景。

  沉浸式文化體驗

  ——原創劇本《書·局》項目

  該項目借助AR、LBS實時地理定位、AI智慧、NFT文化數字藏品、生物塑造角色定制等數字技術,通過游戲化、劇情化的沉浸式互動內容,展現老北京文化特色,打造數字化消費新場景。

  商業藝術空間

  ——維維尼奧香氛藝術館項目

  該項目設計推出“香氛藝術館”,以品牌特色體驗為主題,將銷售功能融入其中,為文化商圈增添藝術氛圍。

  “時間原點”鐘鼓樓文物活化利用項目

  該項目以北京鐘鼓樓“中國時間原點”為核心,展開多個文物活化利用項目,利用多元矩陣體系共同打造東方的格林威治,助力中國時間文化走向世界,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此外,共10個項目獲得本次大賽優秀獎, 分別為:“AIGC+中國英雄系列漫畫項目”、“大力玩新城市運動文化嘉年華項目”、“麼麼俠中醫藥文化創意項目”、“智慧化融合媒體制播平臺項目”、“錦藝造影 逐夢未來項目”、“希可Seek:AR城市文化空間沉浸式探索平臺項目”、“樂探盛唐詩項目”、“德必天壇文創項目”、“北平故事項目”和“德克士品牌煥新升級《一心為你》項目”。

  決賽路演結束後,專家評審組組長奚大龍依次對參賽項目進行了點評。他表示,在項目評選過程中,多維度、多領域的精品項目不斷涌現,其中一些項目也為專家評委帶來了深刻 啟發,希望參賽項目在未來創業過程中能收穫更多支援和幫助。

  本屆大賽呈現出以下三個鮮明特點:

  1 以賽為媒,唱好重頭戲

  彰顯東城文化産業創新活力

  大賽充分利用東城區豐富的文化資源、産業優勢、專家智庫和社會資本,積極構建挖掘文化創意領域優秀項目人才和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品牌賽事和服務平臺。參賽項目中,既有東城區文化産業領域的重點企業、高精尖企業,也有小微、初創企業,同時還有部分外區文化企業慕名而來、積極參與,充分展現出東城區“文化+”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的蓬勃活力。

  最終獲獎的20個優秀項目中,非東城區企業佔比近五成,他們通過賽事平臺確定落戶東城發展。賽事結束後,全方位的創業服務仍將繼續深入,讓創新的種子匯整合勃發的能量,助力東城區文化産業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

  2 數智融合,形成聚能環

  “文化+科技”開拓發展新維度

  東城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以民為本的消費需求為不同領域合作共贏、相互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氛圍,為“文化+”産業項目發展提供了優質環境。本屆大賽中,AIGC、人工智慧、“AR技術+”等較為前沿的項目紛紛嶄露頭角,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進一步融合發展。參賽項目整體呈現出品質較高、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特點,項目團隊學歷高、想法好、技術精,普遍將文化與科技相結合,探索出多項新的商業模式和産業形態。這些項目在東城區的成功落地,將助推東城區文化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3 統籌資源,抓好着力點

  推動文化産業發展邁向新高度

  本屆大賽充分聚焦“文化東城”建設,探索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融合發展,回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鼓勵優秀文化創意人才脫穎而出。大賽的舉辦激發了新時代創業者對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感,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文化中蘊藏的智慧和價值觀。項目的背後,映襯出傳統文化與新興技術的碰撞,也呈現出了文化産業發展的潛力,讓“文化+”産業融合發展向更深層次、更廣範圍邁進,不斷提升文化産業價值鏈,吸引優秀項目企業落戶東城區,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賽産聯動,雙向賦能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東城分賽區為促進參賽項目從賽場到市場的快速成果轉化,進一步優化“服務伴賽”的賽事服務理念,為企業搭建參賽期、創業期、加速發展期的全周期綜合服務平臺,主辦方聯合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服務中心、北京文創板平臺等機構,共同推出包括項目落地、展覽展示、品牌活動、人才獎勵、金融服務、創業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大禮包”。

  截至目前,大賽為北京靈境智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月水母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提供註冊等相關服務,並實施落地跟蹤,為企業制定專業的企業諮詢服務;為京睿文(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朗知網路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業提供知識産權專業培訓,安排知識産權專家到府服務諮詢輔導,提供知識産權申報內容設計;針對參賽的193家企業共計260人項目團隊主要成員開展專項人才服務;將獲得大賽前20名企業列入重點關注名單,參與投融資活動對接,搭建政府、企業、行業專家對接平臺;在品牌宣傳方面,大賽已為50家企業制定了專業的品牌宣推方案,提供企業多媒體平臺代運營服務,並結合線上線下“雙渠道”進行大力推廣,幫企業打響知名度,實現品牌升級。大賽將進一步優化“服務包”,優先推薦本次參賽企業參加各類政策宣講會、財稅講座、銀企對接等活動,為企業帶來持續不斷的優質服務。

  隨着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東城分賽區的圓滿收官,更多優秀項目、優秀文化人才脫穎而出,東城區也將持續借助大賽平臺,深入對接文化企業,暢通文化成果轉化渠道,洽談優質項目轉化落地,助力東城區文化産業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打通文化鏈與産業鏈的聯接,構建起文化産業蓬勃發展的強磁場。同時,也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融入全球文化産業的發展潮流中,為推動北京市乃至全國的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組委會供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