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簡介

日期:2023-11-01 09:35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以下簡稱“大賽”)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佈局,圍繞“四個文化”,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大賽將延續“奮進新時代 創意贏未來”主題,聚焦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創新以及文化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推動創意要素轉化為産業發展動能,支撐首都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

  一、組織機構

  (一)主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産管理中心

  承辦單位:北京市文化産業促進中心、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支援單位:市委網信辦、市科委、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廣播電視局、市文物局、市園林綠化局、市公園管理中心等

  執行單位:北京歌華設計有限公司、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

  (二)大賽組委會

  成立大賽組委會,由主辦單位負責人擔任組長,承辦單位負責人擔任副組長,市宣傳文化部門相關單位分管領導、各區委宣傳部分管副部長或文促機構負責人擔任組委會成員。負責大賽重大事項決策,根據大賽進程,召開大賽組委會會議,對大賽各階段工作計劃及階段性成果進行審議。

  大賽組委會下設組委會辦公室,由承辦單位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承辦及執行單位分管領導擔任副主任,組委會辦公室成員由大賽承辦單位及相關機構人員組成。負責落實大賽組委會決策事項,組織實施大賽各項賽事及活動。

  (三)大賽專家委員會

  大賽專家委員會由顧問委員會和評審委員會組成。顧問委員會由業內著名專家學者、投資人、創業導師組成,負責對大賽的總體方案、目標定位、賽制規劃等提出諮詢建議,並對評審結果提出意見;評審委員會以評審專家庫方式組建,負責審議各階段晉級項目、決賽名單及獲獎項目。

  二、主題及目標任務

  (一)大賽主題

  奮進新時代  創意贏未來

  (二)目標任務

  大賽以打造北京文化論壇的産業實踐平臺為目標,以論壇成果作為大賽學術指引,開拓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過程中的創新路徑,構建文化促進産城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全景展現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新進展、新成效,全面展示首都文化産業的生機與活力。2023年,大賽將按照高層次、高水準、實效性的標準,打造一個前沿文創雲集、創新智慧閃耀的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三)內容聚焦

  本屆大賽在內容上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産業融合發展,提升文化數字化建設水準,推出高品質文化內容,構築文化消費新場景五個方面進行策劃。通過大賽展示首都良好的國際形象,促進科技賦能文化産業,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強化高品質文化供給,助力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三、賽事組織

  (一)預選賽階段

  1.徵集方向

  圍繞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面向社會邀請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産業融合發展、提升文化數字化建設水準、推出高品質文化內容、構築文化消費新場景的優秀文化項目參加比賽。

  2.參賽條件

  (1)在北京註冊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機構組織;

  (2)參賽項目符合本屆大賽徵集方向;

  (3)參賽項目應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産業政策的相關規定,無知識産權糾紛;

  (4)參賽項目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和創新性;

  (5)參賽項目具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或商業化潛力;

  (6)參賽機構經營規範、社會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

  (7)參賽個人或參賽團隊所有成員須未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無犯罪記錄。

  不良記錄:指重大違法記錄,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名單。

  3.徵集渠道

  (1)分賽區

  北京市各區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統稱“各區”)的17個分賽區,由各區委宣傳部或文促機構牽頭,以區為單位,按照“統分結合,協力辦賽”的原則,參照徵集方向組織項目徵集和評審工作。

  (2)主題賽區

  按照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點相關領域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文化産業融合發展主題、文化數字化主題、文化內容創新主題、文化消費新場景主題5個主題賽區,由各委辦局、在京中央單位、行業協會等分別主辦,根據各自行業特點組織項目徵集和評審工作。

  擬聯合2023北京文博創意設計大賽,第三屆圓明園文創設計大賽,第三屆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2023設計馬拉松,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SuperX國際未來藝術設計獎,2023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北京分賽區,“自信的文化育文明”動畫公益廣告大賽,2023首屆北京校園文創設計大賽,2023年“我的美好家園”少年兒童創意設計活動,首屆中國北京動畫周,2023首屆北京房車露營文化創意大賽等賽事活動,從各賽事的獲獎項目中選拔符合大賽要求的項目進入總決賽初賽階段評審。

  (3)定向徵集

  由大賽組委會根據部分重點方向發起徵集,推選優秀項目進入總決賽初賽階段評審。擬設原創劇本創作、創意設計服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園區消費新場景四個徵集方向。通過市宣傳文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市級文化産業園區、相關企業機構發起定向徵集邀請。

  (4)專家推薦

  由大賽專家委員會成員推薦優秀項目進入總決賽初賽階段評審。

  (二)大賽總決賽

  1.賽道設置

  (1)文化創意項目賽道

  包括文化內容生産創作類項目,文化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等市場競爭力強、創新驅動力足、文化輻射力廣的文化創意項目。

  (2)文創産品開發賽道

  包括創意設計別具匠心,融合現代科技手段,注重文化IP內涵挖掘,能夠將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實用價值、生活場景和商業表現等有機結合起來,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優秀文創産品。

  (3)文化科技融合賽道

  包括以人工智慧、5G+8K、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XR、等運用新技術與文化創意融合,形成新模式,解決文化産業發展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的項目。

  (4)創意設計服務賽道

  包括展覽設計、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消費空間設計、舞臺設計、公共文化設施設計等各類專業設計服務項目。

  (5)新視聽內容創新賽道

  通過富有創意的內容設定或表達方式,以高科技視聽製造技術製作,能夠體現新技術傳播條件下廣播影視和網路視聽深度融合,具有超高清、交互性、高速率等特點的作品或項目。

  (6)原創劇本創作賽道

  原創舞臺劇(話劇)、電視劇劇本、演藝新空間劇本等,以講好中國故事,展示北京文化內容為主。

  2.獎項設置

  經過總決賽初評,選出500個項目,獲得“北京文化創意大賽入圍獎”。經過總決賽復評,選出150個項目,獲得“北京文化創意大賽優秀獎”。經過總決賽終評,評選出六個專業賽道獎,每個賽道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大學生創業獎1名(高校大學團隊),新星獎1名(註冊成立3年以內的初創企業),共計66個獲獎席位,頒發獎盃、證書。從六個專業賽道的獲獎項目中,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單項獎4名,根據《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給予項目創始人及聯合創始人積分落戶加分,並頒發獎金。

  (三)賽程安排

  2023年10月,啟動大賽,各分賽區開展項目徵集活動。

  2023年10月—11月,各分賽區進行項目徵集及評審,完成分賽區決賽。

  2023年11月下旬,完成各分賽區、主題賽區、定向徵集、專家推薦四個渠道的項目推薦。

  2023年12月,進行總決賽階段的初評及復評,按6個賽道進行總決賽終評,評選出各個獎項。

  四、創業服務

  (一)創業服務模式

  構建創業服務中心,建立“一中心、多站點”的資源體系,提供“6+1管家”跟蹤服務,完善線上服務管理系統,拓展“創業雲服務”體系,推廣創業服務品牌,加強文創産品市場轉化及項目落地。

  (二)創業服務內容

  創業服務包括:宣傳展示、品牌推廣、版權服務、空間對接、政策解讀、創投培訓等方面,上述活動將優先在文化産業園區舉辦,形成覆蓋北京各賽區多層次點面聯動形式。

  (三)線上服務平臺

  在市屬各區的重點或特色産業園區/空間內,設立創業服務分中心,併為全市的重點創業服務分中心提供北京市文化經濟政策服務平臺展示應用系統。提高市場主體對文化經濟政策的知曉度、理解度和獲得感。

  五、宣傳推廣

  大賽宣傳推廣工作將圍繞大賽主題,搭建官方媒體矩陣,統籌主流媒體、網路新媒體、戶外媒體資源,抓好賽事節點、深挖內容亮點、突出宣傳焦點、強調賽事特點,通過“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全媒體傳播平臺,展示賽時盛況和賽後成果,助力挖掘、培育文化領域具有成長性的企業和項目,促進文化交融和互鑒,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北京文創品牌賽事。

  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大賽將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總方案》,安全有序開展大賽各項活動。同時,密切關注疫情態勢,動態調整防控措施,落實防控預案。

  七、安全保障與應急工作

  為預防和及時有效應對大賽過程中的突發事件,維護賽事活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確保大賽安全、有序進行,將根據國家、北京市有關消防、安全、保衛及衛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根據賽事活動實際情況,制定安全保障與應急工作方案,並與活動主承辦單位及場地方分工負責,共同做好安保與應急方案的落實。

(第七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組委會供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