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歷史文脈 綻放時代華彩——張家灣古鎮紅學文化論壇暨馮其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日期:2022-08-05 17:05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賡續歷史文脈 綻放時代華彩——張家灣古鎮紅學文化論壇暨馮其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聽專家觀點的相互激蕩,聞紅學文化的積厚流光,感歷史重鎮的深邃魅力,知運河發展的源遠流長……

  8月2日,張家灣古鎮紅學文化論壇暨馮其庸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生機勃發的通州區張家灣設計小鎮迎來四十余位紅學大師、專家學者,共議張家灣古鎮紅學文化。北京市和通州區、張家灣鎮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場探討千年古鎮張家灣保護開發新路徑,暢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思考,深挖紅學與漕運古鎮歷史文化價值,激活紅學文化基因,在更高起點、更高品質上推動城市副中心蓬勃發展,講好張家灣文化故事。

  活動由中國紅樓夢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北京廣播電視台主辦,通州區委宣傳部、通州區張家灣鎮黨委鎮政府、北京廣播電視台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承辦,北京博物館協會、北京設計學會、北京文化産業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協辦。

  文脈文象兼生並蓄·弘揚燦爛文化

  通州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陳江華在開幕式上指出,張家灣鎮一直堅持“河為線、鎮為珠、線串珠、珠帶面”方針,努力打造漕運古鎮和設計小鎮古今同輝的人文盛景,促進大運河文化璀璨繁榮。

  針對張家灣特色小鎮建設,中國紅學會會長張慶善提出要加強曹雪芹、《紅樓夢》與大運河文化和張家灣關係研究,並呼籲將馮其庸先生故居建成“馮其庸故居紀念館”,還提出了辦好“張家灣紅學大講堂”,擴充張家灣博物館藏品品類,創設曹雪芹、《紅樓夢》與張家灣文化旅游線等具體建議。

  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喻劍南,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紅學大家馮其庸先生的殷切懷念,竭誠邀約更多組織單位加入到如馮其庸學術提名獎等活動中來,聯袂助推傳播紅學文化傳承。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在發言中強調,要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為抓手、以機制為保障切實推動張家灣古鎮的發展;發展紅學文化要做到生活化、産品化、國際化,全方位提升人民文化自信。

  北京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李秀磊表示,北京廣播電視台將充分發揮融媒優勢,探索新的文化表達與傳播方式,推動張家灣鎮漕運、紅學文化資源高品質利用。

  與會領導為“曹雪芹與紅樓夢在京遺跡標識導視系統徵集活動”獲獎者頒發證書。

  導視系統負責人、北京印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張曉東認為,徵集活動是識別、保護曹雪芹生前在京遺跡工作的重要一筆,有力促進卓越設計資源在張家灣設計小鎮的優勢整合和有序流動。

  文態業態深度連結·促進活態傳承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北方民族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毛巧暉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北方民族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毛巧暉

《文學想像與地域民俗認同的構擬——基於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中國紅學文化之鄉”構築的思考》

北京市政協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宋慰祖

北京市政協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宋慰祖

《曹雪芹在京遺跡標識工程——讓“主題散點串聯式文物”活起來》

通州區張家灣鎮黨委書記 鄒海濤

通州區張家灣鎮黨委書記 鄒海濤

《曹雪芹與張家灣歷史文化及張家灣古鎮未來發展願景》

  紅樓夢中夢難醒·千古絕唱千古情

張灣歷史迎面來·紅學文化氛圍濃

張灣歷史迎面來·紅學文化氛圍濃

張灣歷史迎面來·紅學文化氛圍濃

紅樓一夢千古癡·文書雅扇寄遙情

紅樓一夢千古癡·文書雅扇寄遙情

登舟寄語·啟航紅學文化新征程

登舟寄語·啟航紅學文化新征程

  文化稟賦交融並進·講好小鎮故事

文化稟賦交融並進·講好小鎮故事

  古樸優美的張家灣古鎮、歷史悠久的通運橋、傲然矗立的燃燈佛舍利塔……開幕式、主旨演講後,本次活動還特別組織專家實地參觀城市副中心正在積極打造的首個大運河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部分景點,感受人文情懷、領略文化韻味。

文化稟賦交融並進·講好小鎮故事

  當天下午,多位紅學專家和文化學者,在通州大運河龍船上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會,圍繞“紅學與大運河文化”“張家灣紅學之鄉建設”“馮其庸與新時期紅學”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推動紅學的更廣泛傳播。

文化稟賦交融並進·講好小鎮故事

  接下來張家灣鎮將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執行全面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推動張家灣設計小鎮精彩亮相,實施張家灣古鎮保護工程”精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漕運、紅學、古鎮等文化瑰寶,圍繞“創新設計+城市科技”産業定位,努力建設彰顯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一流特色小鎮,打造運河文化帶的璀璨明珠,讓不朽名著《紅樓夢》在千年文脈中奔涌不息,切實擦亮張家灣紅學文化金名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