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國際博物館日”科普類欄目《鎮“淀”之寶》上線
2022年5月18日,在北京市文物局和海淀區委宣傳部共同指導下,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製作的大型文物保護科普類欄目《鎮“淀”之寶》重磅上線。該欄目是此次北京市“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觀眾可通過“海淀融媒”全媒體矩陣浸入式游覽圓明園正覺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八處位於北京海淀的博物館,感受文物的魅力、歷史的溫度和文化的力量。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據北京市文物局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地區擁有備案博物館204家,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既包含藏品豐富的大型博物館,也包含獨具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館;既包含縱橫廣泛的綜合類博物館,也包含內容專精的專題類博物館。值第46個“5·18國際博物館日”之際,北京市文物局聯合多家媒體單位共同打造多樣線上博物館日活動,共同雲游北京這座“博物館之城”。全媒體文物保護科普類欄目《鎮“淀”之寶》就是此次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集納地區優勢,展現文物風采,縱覽三山五園文保魅力,也為擦亮北京文化金名片貢獻海淀力量。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表示,海淀作為北京的文物資源大區,有眾多的博物館,數量在全市排名靠前。此次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推出《鎮“淀”之寶》這個欄目,作為今年博物館日的重要活動之一,非常有看頭。《鎮“淀”之寶》有助於把海淀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博物館資源推薦給人民群眾,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中關村的發展插上文化的翅膀。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三山五園是中國造園藝術最璀璨的瑰寶,也是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群,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塑造三山五園文化傳播品牌,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從三山五園寶庫中挖掘創建經驗、典型,策劃並製作了此次大型文物保護科普類欄目《鎮“淀”之寶》。該欄目計劃將於2022年播出8期,海淀融媒將通過影像表達把三山五園的美景和珍貴的文博展品生動的結合,讓觀眾在觀看和互動中,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浸入式地游玩三山五園博物館群。
《鎮“淀”之寶》欄目監製楊凱博表示,三山五園欄目不僅能夠滿足電視端播出,還特意設置了網友交互問題,可以在欄目中和網友進行實時互動,讓網友能夠在觀看中學到三山五園的知識,使觀眾在看中深度參與,體驗“沉浸式游戲”的感受,從而讓三山五園‘金名片’活起來、走出去。該欄目為講好三山五園故事,《鎮“淀”之寶》創新性採用了“場景+體驗+講述+創意+傳播”方式,深挖文化遺存故事,創新全媒體表達文物內涵,並在年輕化包裝設計上體現出“北京文博”潮起來的國潮風尚,使欄目在具備文物知識積累的同時成為科普性的跨平臺內容産品。
《鎮“淀”之寶》欄目共8期,每期15分鐘,2022年全年分兩季播出,在2022年5月18日推出第一期欄目《鎮“淀”之寶——圓明園遺址公園》,此後每週三上線一集,內容涵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海淀區知有名的博物館。下半年還將陸續推出香山革命紀念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等優質內容。海淀融媒將在欄目中講述三山五園博物館群鎮館館藏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併發布科普問題和觀眾網友進行互動,形成寓教於樂、科普綜合性的全媒體視聽盛宴。
附:《鎮“淀”之寶》首季欄目播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