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日月潭、玉山……提起寶島台灣,美麗迷人的風景立刻浮現在腦海。北京世園會台灣園,融合了台灣自然環境、民風民俗、現代風貌和人文情懷,向游客展示了台灣的獨特魅力。
北京世園會台灣主題日活動2019年6月29日在世園會園區舉行。各種台灣水果、茶葉、花卉等農特産品向游客展出,台灣青年管樂團的特色演出也吸引了許多游客觀看。而面積2000平方米、以6大景觀佈局的台灣園更讓各地游客感到很“台灣”。
↑游客在台灣園中游覽。任超攝
在台灣園入口,名為“向山行”的景觀是一堵十幾米長、約4米高的綠植墻。台灣園建設方負責人李志永介紹,其設計靈感源於台灣著名景點阿里山。為了呈現阿里山的輪廓,他們採用了佛甲草、紅景天等多種植物,勾勒出起伏山川,還特意營造“小火車”的造型,嵌入綠墻中,利用噴霧模倣火車的汽笛,為“山體”增添生機和活力。
↑展園入口的“向山行”景觀墻。魏夢佳攝
李志永説,要建起綠色“阿里山”並不容易,植物墻內部是鋼結構焊接而成,整體十幾噸重,要分4大塊用大吊車進行安裝,上面的植物每天都需要澆水,還要控制其生長,以保障景觀效果。
“向山行”一側,陳列着色彩濃烈、真人大小的“電音三太子”雕塑。這種藝術形式流行於台灣,具有祈福保平安寓意,喜慶的造型引來眾多游客合影留念。
↑“電音三太子”雕塑。任超攝
走入“農田裏”景觀,你能看到精心栽植的各種綠植,象徵着台灣丘陵地帶的梯田,“農田”裏還安裝了蘆葦狀的彩色燈管,為夜晚的景區增添亮光。
漫步在“時光路”景觀,色彩斑斕的12根圖騰柱以及一面紅色繪有不同圖案的景觀墻讓人眼前一亮。這裡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台灣少數民族,以各部落的圖騰為元素,讓游客體會台灣少數民族文化。
↑園區內的圖騰柱。任超攝
“日月潭”景觀位於整個展園的中心,湖面中間建有圓形浮島,噴霧一起,如同仙境,人們可在此欣賞幽潭美景,感受台灣著名景觀日月潭的秀美風光。
展園盡頭的“山之巔”景觀則為游客建了一座台灣阿里山的“微縮景觀”。小路兩側峻石成群,向上走至景區最高點,刻有“玉山主峰”字樣的巨石映入眼簾。玉山是台灣最高峰,有“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的寓意。在此俯瞰園區全貌,遙望對面的世園會國際館,美景盡收眼底。
此外,由於台灣被稱為“蘭花之島”,其生産的蘭花在國際花卉市場上享有盛譽,園中還特別設置了蘭花展示區供游人欣賞。六大景觀以“日月潭”為中心、以“時光路”為環路,從空間上層層遞進,佈局高低錯落,曲折有趣,給人以舒適放鬆的體驗。
“我們希望游客來這兒能一窺台灣自然風光景點,體驗台灣的民俗民風,還能感受我們園藝方面的成果,這是很美好的事,我能參與其中感到特別自豪。”李志永説。(魏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