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03fd543e9e61e22697502.jpg.jpg

掃描二維碼看展覽
值此紀念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6周年之際,我們推出“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數字展覽,邀您一起聆聽雷鋒的故事,共同感受他鮮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 全心全意為人民 ,共産主義品德多高尚……” 一曲《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一場歌頌雷鋒、弘揚雷鋒精神的“快閃行動”,正式拉開了北京汽車博物館2019年度“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活動季的序幕。同時,數字展覽“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上線,我們將汽車兵雷鋒的故事繼續講述下去,為觀眾開啟了一扇“永不落幕”的展覽之門。
“在展覽中,我看到了一位陽光帥氣、向上進取、真誠友善的鄰家大男孩,他的一舉一動就在身邊,清晰、簡單、純樸,卻足以讓我的心被剎那點亮。” 觀眾觀展留言。
2018年,我們舉辦了“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主題展覽。開展以來,觀展人數超過20萬,吸引了包括社會觀眾、黨團、學校、政府機關、社區等各界人士觀展,獲得參觀者無數好評與點讚。通過參觀展覽、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朗誦“雷鋒日記”,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角度切入,在社會公眾心中播撒雷鋒精神的種子,讓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同時,向社會傳播雷鋒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參觀者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參觀者朗誦“雷鋒日記”
在留言區,參觀者用紙筆寫下意猶未盡的肺腑之言。有觀眾寫下:“永遠的雷鋒,精神永存”;有黨員抒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保障,時代的聲音”;更是有小朋友在參觀後寫下了“雷鋒叔叔活在我們心中,向雷鋒叔叔學習”等感想。展覽在觀眾心中播下了雷鋒精神的種子,人人都可以成為當今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者。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雷鋒精神的種子
借助新媒體,數字展覽線上呈現,為觀展者提供一個獨特的欣賞和解讀空間。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雷鋒季活動順應全媒體時代特徵,重點借助新媒體,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學雷鋒活動。借助新媒體推出了“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數字展覽,觀眾只需“掃一掃”就可以隨時觀看。為擴大展覽受益人群,目前雷鋒數字展覽已推廣到全國千余家圖書館,包括:國家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同時,我們還與中國科技館、吉林四平市博物館、天津於家堡環球汽車文化公園等機構合作,使博物館文化服務惠及更多人群。
展覽展板720度立體呈現
“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數字展覽區別於以往傳統的實體展覽方式,不再一味對觀眾灌輸雷鋒的那些精神文字、精神口號,而是強調敘事性、故事性、可讀性,打破了傳統的實體展覽方式,通過應用現代全景場景技術、展覽展板720度立體呈現、音視頻與數字展覽無縫對接、展陳立體呈現等核心技術,將線下展覽線上上進行全面呈現,觀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的解讀當中,讓展覽的網際網路語言發揮到極致,為觀展者提供了一個特殊的欣賞和解讀空間。
展覽通過解放車卡通的形象,以問答的形式敘述展覽內容,以視頻再現當年情景,突出強調“雷鋒的三個夢想”逐一實現的過程,他的成長經歷,他與汽車的關係,他與身邊人的緣起,整個展覽專注於人、專注於生活、專注於現實。通過雷鋒的生活細節和藝術手法,尋找他與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需要的雷鋒精神的關聯,讓觀眾自己去感知,去領悟,而不是通過文字來強調他是榜樣、是旗幟。同時,展覽還囊括了雷鋒版畫故事和漫畫語錄,展示了方寸間兼具文學性與繪畫性的藝術特色,試圖讓觀眾走近雷鋒,走到他的故事中去感受雷鋒的鮮活人生。
視頻再現雷鋒自製行車路線故事
“網際網路+教育扶貧”,推出“雷鋒課堂”線上教育項目。
此外,今年汽博館雷鋒季活動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扶貧”號召,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扶貧”,與林西縣、淶源縣等貧困縣合作,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將“雷鋒課堂”教育資源輸送到貧困地區青少年手中,講述雷鋒的故事,展示雷鋒崇高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向青少年傳播雷鋒精神的同時,實現教育扶貧和文化扶貧,讓雷鋒精神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正如《雷鋒》雜誌創刊詞所提到的“在世界文化多彩的寶庫中,熨燙深刻中國烙印的不只有孔子,也有雷鋒。一個2500多年不老的孔子,讓世界記住了中華;一個只有22歲的年輕士兵的故事,流傳56載而不衰,成為中國人以及世界許多人的美好記憶。”我們希望通過打造“永不落幕”的雷鋒展,創造性轉化雷鋒文化,凸顯“雷鋒”的震撼力與歷史的穿透力。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雷鋒精神也是築夢中國的靈魂與不竭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