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發展數字經濟,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北京市貿促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北京數字創意産業協會主辦的2023第一屆“數創未來 虛實互融”主題會議在中關村論壇上成功舉辦,協會與協辦單位臨空元宇宙研究所共同發佈“LINKING元宇宙創新聯合體暨數創智庫”。
會上,北京市貿促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唐海蛟,北京市科協二級巡視員張玉山,阿聯酋經濟部副部長阿卜杜拉·薩利赫進行了會議致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文化科技處一級調研員李國光出席活動,現場及雲端觀看線上直播的中外各界人士2萬餘人。
01數創未來,鑄就發展之路
持續創新,産業融合共生
據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外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面對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該以怎樣的姿態應對?數創未來,鑄就怎樣的發展之路?
站在未來看數創,走持續發展之路。
北京市貿促會唐海蛟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會議是為了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開展創新,促進開放為出發點,為持續發展數字經濟、擴大數字經濟産品與服務的用戶群體和應用範圍及不同産業數字化融合、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融合,提供發展思路和合作平臺。
站在未來看數創,走創新發展之路。
北京市科協張玉山對此次會議成功召開致以祝賀,並表示北京市科協將一如既往地支援北京數字創意産業協會等團體會員,圍繞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與技術開拓創新開展深度交流,力爭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探索出關鍵新賽道!
站在未來看數創,走共生發展之路。
阿聯酋經濟部副部長阿卜杜拉·薩利赫介紹了阿聯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努力,願意就數字化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工作加強交流,歡迎與中國同仁一起促進世界數字經濟多層次合作,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援和保障,實現共同發展。
站在未來看數創,走融合發展之路。
文化、科技、創意、服務等互動與融合,不斷催生數字産業新業態,不斷推動數字産業新發展,“文化+科技”已經成為數字創意産業發展的亮點和特色,站在未來看數創,産業將走持續、創新、共生及融合發展之路。
02虛實互融,強化技術引領
分享成果,釋放研發動能
元宇宙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新型載體,作為新一輪網際網路大變局的核心,元宇宙重塑産業生態,形成與現實世界相對應的虛擬世界,是未來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而元宇宙各個細分領域的技術升級,將不斷加速推進數字創意産業的快速發展。
世界生産力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吳東方就分佈式智聯網監測技術的研發及産業化進行了分享,吳東方院士表示用分佈式智聯網監測技術,將會進一步提升智慧城市畫卷的安全性和數智化,將會進一步覆蓋到更多的細節。此外,吳東方還從多個層面,講述了分佈式智聯網監測技術的應用。
03數創智庫,凝聚三方合力
矩陣佈局,服務高質發展
北京數字創意産業協會和臨空元宇宙研究所整合細分領域科學家、研究學者及國內元宇宙研發頭部企業、初創研發企業,建成LINKING元宇宙創新聯合體暨數創智庫,將凝聚政府、企業、智庫平臺三方合力,推動元宇宙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實現“虛實互融”。
會議現場,舉行了LINKING元宇宙創新聯合體暨數創智庫發佈,併為數創智庫特聘專家代表頒發了證書。
未來,LINKING元宇宙創新聯合體暨數創智庫將發揮紮根行業、輔助政府、服務企業、凝聚合力的獨特優勢,以“服務數字創意産業高品質發展”為使命,協助政府部門制定和實施行業發展規劃、産業政策、行政法規;為企業搭建對外交流溝通、貿易合作平臺,提供戰略支援、資訊支援、技術支援,探索技術市場化新路徑。
04技術應用,構築産品品牌
聚智共用,破解路徑密碼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們緊緊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路徑,就“MR與産業升級”“OpenAI技術發展及應用場景分析”“數智行銷與品牌故事”“AI與心理健康”等主題進行分享和交流,共用了技術、産品、品牌等路徑發展密碼。
中國電子云生態合作總經理翁飛帶來“MR助力産業數字化升級”的主旨演講,MR是一種可以實現多人協同、自由交互、虛實融合的先進技術,通過打造虛擬與現實融合的環境,從而創造基於3D的網際網路世界。翁飛呼籲構建産業鏈,為産業元宇宙賦能。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事業部解決方案總監王劍白從chatgpt的起源開始,介紹了OpenAI的發展歷程及和微軟的關係,將GPT大語言模型的發展及能力做了深入解析,並分析了AI的能力升級對未來行業即將引發的深刻變化。
京東科技集團的數智行銷産品部高級總監袁黎江帶來“優化行銷 加速增長——數智行銷講好品牌故事”的主旨演講,從品牌行銷的角度解讀數智,用數智行銷講好品牌故事,實現行銷的優化,實現企業的發展與增長。
德國LAIFE公司的聯合創始人Billy Mello帶來的“AI音樂:從機器創作到人機合作”的主旨演講,介紹了心理健康難以治療的原因,併為治療心理健康帶來了科學的“音樂”治療方案,從産品角度,進一步解讀了實際應用場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