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歡聚度立夏 和諧鄰里品粥香” 海淀區舉辦癸卯年立夏習俗活動

日期:2023-05-07 13:41    來源:海淀區委宣傳部

分享:
字號:        

  “立夏到,驕陽照,大街小巷真熱鬧。

  架起鍋,支起灶,百家斂米齊歡笑!

  粥香飄,時辰到,人人食粥把嗑嘮。

  盼豐收,平安保,傳統民俗要記牢,要記牢!”

  每到立夏這天,蘇家坨鎮大街小巷都會唱起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5月7日,在梁家園村文化活動中心,伴隨着鍋蓋與鍋缽的碰撞聲,由海淀區文化文化和旅游局、海淀區蘇家坨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千人歡聚度立夏 和諧鄰里品粥香”海淀區癸卯年立夏習俗活動拉開了序幕。

  立夏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民間也形成了各種迎夏的習俗。蘇家坨鎮“食粥度立夏”的習俗,流傳至今已百年有餘。2009年,“蘇家坨立夏習俗”被列為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而自2009年起,立夏習俗活動也已通過線上、線下不同形式,連續舉辦了十五個年頭。成為蘇家坨鎮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項目之一。2023年初,蘇家坨立夏習俗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

  本屆立夏習俗活動主會場設在梁家園村,全鎮14個行政村、社區作為分會場共同開展立夏習俗活動,形成了“全鎮共迎立夏節”的火熱場景。與此同時梁家園村的主會場舉辦的蘇家坨鎮癸卯年立夏習俗活動作為2023年“四季村晚”中北京市春季“村晚”示範展示點,將於5月17日,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北京市文化館微網志平臺及快手平臺、文旅海淀數字平臺及微信公眾號、京彩蘇家坨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進行展播。

  上午9點,眾多村民和游客齊聚梁家園村文化活動中心,共慶地區傳統習俗——立夏習俗。其間,太平鼓、南安河武松打店棍會、花鈸大鼓等民俗表演輪番上陣,為村民和游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傳統文化展演。村民游客們紛紛感嘆:疫情過後,久違的民俗活動終於回歸啦!久違的熱鬧氛圍終於回來啦!

  9點30分,活動正式開始。海淀區文旅局領導、蘇家坨鎮黨委書記張文濤、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娟、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賈德友及鎮黨委、鎮政府班子成員出席。領導們在活動致辭中,向大家介紹了蘇家坨立夏習俗活動的背景,表明瞭蘇家坨鎮“不斷完善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和發展,進一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的決心。隨後,民俗專家和觀眾們一起暢聊全國各地的迎夏習俗,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參加活動的領導為孩子們佩戴上趨吉避兇的疰夏袋,並和孩子們一同撒米下鍋,所有能加活動的人員“共熬立夏粥、同享新時代”,活動進入高潮。

  本屆立夏習俗活動會場設置了豐富的體驗項目、除了室內文藝演出和室外的傳統民俗表演,活動中心南側,有手工能人、民俗戶和殘疾人製作出的精美的手工藝品及特色小吃展示區,免費供村民和游客鑒賞和品嘗;東側,有北京四香書畫院的老師們揮毫潑墨,為大家免費贈送墨寶;一旁的立夏習俗項目體驗區,村民和游客可以現場體驗縫製疰夏袋、繪製立夏蛋,讓他們也體會這一傳統民俗項目的魅力。

  在品嘗粥現場,村民和游客們排隊有序地領取熬好的粥品。有的人直接端起碗就喝,也有的人在旁邊等候品嘗。村民李阿姨説:“疫情之前啊,我年年都得到活動現場喝上一碗立夏粥。三年了,疫情終於過去了,今天我帶着家人專門來這裡喝上這碗立夏粥,來感受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感受這鄰里和諧的氣氛。”隨着立夏習俗活動的進行,村民和游客們都在努力品嘗着粥的味道,並互相交流着各自的體驗和感受。據老人説,立夏這天喝上一碗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這雖是傳説,更是老百姓心理上的一種寄託,是人們嚮往美好生活,求得鄰里和睦、促進社會和諧的一種形式。

  隨着時代的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凝聚作用越來越突出,蘇家坨鎮立夏習俗活動作為蘇家坨地區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在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文明新風,促進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和發展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讓我們歡聚一堂,喝一碗立夏粥,看一場文藝演出,挂一個象徵吉祥的疰夏袋,嗅着沁人心脾的槐花香,共同迎接夏天的到來。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