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青春鑄劍221》5月登臺國家大劇院

日期:2023-04-14 16:03    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

分享:
字號:        

  以青海金銀灘上“兩彈一星”成功發射的真實故事為基礎,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策劃出品、青海省演藝集團創排演出的歌劇《青春鑄劍221》將於2023年5月6日、7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隆重登場,帶領我們重回那段戈壁灘上的青春歲月,了解科技建設進步背後塵封數十年的“平凡”故事,重溫科學先驅者為祖國發展進步無私奉獻的英雄人生。

  隱秘而偉大,“兩彈一星”背後的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她的氈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中深情歌唱的美麗遠方,就是位於青海省境內的金銀灘草原。而在這片鮮花盛開、牛羊成群的土地上,還有另一個被隱藏了數十年的真實故事。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央決定在青海的金銀灘草原上建設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221廠。三天之內,1279戶6000多農牧民趕着15萬頭牲畜遷出了世代居住的金銀灘草原,這裡也在地圖上消失了30年之久。為了建設強盛祖國的民族共同理想,牧民們以草原般開闊的胸懷,捨棄了深愛的牧場。與此同時,另一群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青年志士,也為了祖國的和平事業、長治久安秘密奔赴金銀灘。

  在二三十歲的大好年華,他們剛剛學業有成,便告別了家人、愛侶,一個代碼為221的信箱,成了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懷着一腔報國真心、滿懷青春熱血,他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日夜奮戰,沒有先進的計算設備,只有反覆測算的耐心;沒有合適的炸藥合成設備,只有人工土法攪的決心,沒有充足的物資保障,他們就睡帳篷、啃青稞餅……關關難過關關過,一朵蘑菇雲破空而出,中國邁入了有核國家行列,221廠造就了新中國科技自主創新的驚世神話。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是每一位無私奉獻的221人銘記心頭的格言,然而在舉世矚目的成就背後,他們也是一群有血有淚、鮮活生動的年輕人,他們嚮往愛情像鮮花一樣盛開,卻甘心與愛人長久分離,舍小家為大家,拋小愛成大愛,他們的血汗鑄成了中國在新時代裏堅固的科技防線,他們的身軀撐起了整個民族的脊梁。

  “221廠人用了七年的時間就把原子彈給製造出來了,太了不起了!我感到很震撼,所以我必須要為這些‘獻了青春獻子孫’的前輩們做一部戲!”有感於他們的英雄事跡,同樣是軍人出身的邢時苗導演決定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獻上對前輩的禮讚,用藝術化的創作手法把千百人的故事凝聚在作品裏,在新時代唱響塵封許久的生命傳奇。

  在幾年的實地考察、悉心打磨、反覆排演之後,歌劇《青春鑄劍221》背負着光榮的歷史使命,將在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

  集結行業頂尖團隊,傾力打造藝術精品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2022年度青海省重點劇目和青海省演藝集團成立以來首部以歌劇的形式呈現的舞臺藝術作品,《青春鑄劍221》匯聚了國內頂尖的創演團隊。

  總導演邢時苗是國家一級導演、原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團長、中國“突出貢獻舞蹈家”榮譽獲得者、原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曾榮獲國家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精品工程獎、解放軍文藝大獎、中國舞蹈“荷花杯”特別獎、全國舞蹈大賽金獎、全國少數民族匯演金獎、全軍新作品金獎等。舞劇《粉墨春秋》《南方叢林》,歌劇《運之河》《鑒真東渡》《周恩來》,現代京劇《七個月零四天》,雜技劇《英雄虎膽》,舞蹈《士兵兄弟》《飛天》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也受邀參與創作。作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教授,也是中國第一位作曲博士,他的音樂創作體裁涉獵廣泛,作品眾多。2018年歌劇《拉貝日記》入選2018國際歌劇大獎原創獎,歌劇《這裡黎明靜悄悄》、歌劇《鑒真東渡》等曾在世界各地公演,歌劇《青春之歌》獲得中國第一屆歌劇節大獎。

  上海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編導王凌雲擔任編劇;著名導演董志強與青海省演藝集團藝術總監索南達爾吉擔任執行導演;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陳文龍擔任舞美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劉文豪擔任燈光設計;北京現代舞團駐團設計師阿寬擔任服裝設計;著名造型設計師賈雷擔任造型設計;青海省演藝集團資深音響師焦健擔任音響設計;青海省演藝集團資深舞臺技師趙遵守擔任道具設計;著名視覺設計楊東亮擔任視頻設計;著名攝影師張博開擔任即時攝影;國內男高音歌唱家、指揮家申楠擔任聲樂指導……

  為了能夠不負所托,為半生隱姓埋名的科技先驅創作獻上藝術禮讚,藝術家們在創作環節反覆推敲,精益求精。舞臺上的演員們也身懷絕技,各展才能,劇組特別邀請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毋攀,青年男中音歌唱家仝濛,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魏伽妮與青海省著名青年女高音郭艷華,青海省演藝集團優秀青年歌唱嘉薩登增組成黃金陣容,攜手國際首席愛樂樂團,以音樂為名,頌歷史讚歌。

  據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最新公示,歌劇《青春鑄劍221》已經入選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將於五月在浙江演出。

  以情動人,藝術獻禮科技先驅傳奇人生

  三年多的時間裏,主創團隊全身心地投入到籌備和創排的工作當中,力求將真實的歷史故事以最具感染力的方式搬上舞臺,2021年12月到2022年7月,導演邢時苗和作曲唐建平帶領創作團隊,先後四次前往原子城紀念館、221廠等地采風尋訪過往痕跡。並專程前往西寧市221小區探訪,那些已近花甲耄耋的老人們,仍舊銘記着同輩人和這座原子城的青春歲月。

  將普通人的情感鐫刻進歷史進程當中,將民歌、民樂與歌劇交響融會貫通,歌劇《青春鑄劍221》不僅僅是一段隱秘而偉大的歷史,也是一場舞臺藝術的視聽盛宴。編劇王凌雲表示:“不管是民族歌劇還是西洋歌劇,在人性上的打動力是相通的,我們把對愛的渴望、對祖國的忠誠,還有那一腔熱血,變成一首首歌曲,這就是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

  在歌劇表演的基礎上,《青春鑄劍221》加入了即時拍攝、視頻投影等技術手段,以現代科技豐富舞臺表現形式。同時特別設置一組“頌唱者”角色,他們時而是當代青年,時而是劇中角色,以澎湃直白的情感表達,吸引觀眾的目光聚焦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3年積極籌備、10個月多的潛心創作,歌劇《青春鑄劍221》將金銀灘221基地的數萬無名英雄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和經典的故事情節誠實還原,描繪出一幅“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兩彈一星”精神熠熠生輝的波瀾畫卷。讓曾經指引先輩們一往無前的信念力量,在新時代裏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姿彩。

  歌劇《青春鑄劍221》登陸國家大劇院,不僅以歌劇的形式為觀眾重現建國初期“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有血有肉、有信仰有溫度的人生傳奇,傳遞繼往開來、不畏艱險的民族精神,也將來自青海的藝術創作能量帶入京城,極大地豐富了藝術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青山綠水間躍動着青春滾燙的旋律,歷史長河中閃耀着人類創造的光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