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上新

日期:2023-04-13 09:2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上新
  •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上新

  原標題:百餘件文物講述西山歷史故事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上新

  位於京西門頭溝的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展覽即將上新——“西山銘記 永定石語”展匯集80余件石刻、40余件拓片以及一批珍貴的歷史圖片,將為觀眾講述門頭溝區少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館長譚勇介紹,九成以上的文物是首次亮相。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外景。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外景。

  4月12日下午,工作人員正在博物館地下一層的大廳裏緊張施工。漫步展廳,部分展品已固定在了展位上。“優越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礦藏、和平的環境,使得數百年來門頭溝百業興旺、物阜民豐,百姓明禮修身、和睦相處。這一組石刻就是民風民俗的最好寫照。”策展人高小龍指着幾塊半人高的石刻,將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清代同治年間各村民眾共同集資修橋補路碑,記載了西山大路被洪水沖毀後,琉璃渠、三家店、洪水口、水峪嘴村等多個村鎮以及附近窯廠、煤鋪,共同集資修路的故事,是當時門頭溝各村村民友好相處、團結一心的物證。細讀一旁的民國門頭口村民眾集資購買水井碑,可以追溯出村民集資購買私家的水井用於公用的往事,反映出昔日門頭溝人尊重私人財産、辦事公平公正的風氣。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珍貴的文物是館內工作人員“搶救”回來的。地面上,半座忠義流芳碑格外引人注目,碑文講述了駐守在門頭溝沿河城的一位明朝大將軍的壯舉。明末,後金頻頻侵犯北京,大將軍毛立芳率部抵抗,不幸被俘後他拒不投降,而後自刎。為了紀念他的壯舉,當地官員和百姓專門立碑。“根據歷史記載,我們知道有這個碑,但是一直沒能找到。”譚勇回憶,他偶然收到了一位朋友發來的照片,當時齋堂鎮政府舊院正在改造,這位朋友在施工現場發現了半座石碑,知道譚勇在博物館工作,便發來了照片讓他看看。收到照片,譚勇內心一陣狂喜,久尋不得的石碑找到了!譚勇第一時間派車拉回了石碑,保住了一件珍貴的文物。

  參觀資訊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每週二至周日9時至16時開放,觀眾須提前預約。牛偉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