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咏春》舞武融合燃爆全場

日期:2023-04-10 09:4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舞劇《咏春》舞武融合燃爆全場
  • 舞劇《咏春》舞武融合燃爆全場

  原標題:《只此青綠》之後韓真周莉亞新作來京亮相 舞劇《咏春》舞武融合燃爆全場

  韓真、周莉亞,當今中國舞壇上一對耀眼的“雙子星”編導,《沙灣往事》《永不消逝的電波》和《只此青綠》讓她們頗負盛名。4月7日至9日,她們的最新作品、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的舞劇《咏春》在國家大劇院亮相。《咏春》與觀眾見面雖然晚於《只此青綠》,但它簽約合作的達成在“青綠”之前,創作則在“青綠”的巨大成功之後。可以想見,周莉亞、韓真背負着多少觀眾的期望,交出了一份新的答卷。

舞劇《咏春》劇照。

舞劇《咏春》劇照。

舞劇《咏春》劇照。(王徐峰 攝)

  現場

  “打通關”對決場面燃爆全場

  顧名思義,《咏春》是一個圍繞中國傳統武術咏春拳展開的故事,舞劇以雙線敘事展開,講述的是一個深圳劇組拍攝電影《咏春》的經歷。電影裏的“葉師傅”葉問懷抱“咏春堂”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館街,想為咏春開一扇門;舞臺上的片場中,劇組中人也懷着夢想,尋求內心的一束光。

  舞劇《咏春》中“葉師傅”的故事最為牽動觀眾的情緒。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常宏基飾演的葉問,身着挺闊的黑色中式長衫,棱角分明的臉上彰顯沉穩與隱忍。為了弘揚咏春拳,也為了維持生計照顧妻子,葉問去香港謀生。在周莉亞與韓真的舞臺處理中,葉師傅一手抱着“咏春堂”的匾額,一手提着一隻空空的米袋,理想與現實的交織讓人動容。

  以武術為題材的舞劇,少不了功夫對決的片段。《咏春》全劇的高潮舞段,就是葉問初到香港,和四大功夫門派掌門“對陣”的“打通關”場面,南螳螂拳、八卦掌、八極拳、太極拳四大掌門同樣黑色衣衫出場,霸氣逼人,葉問分別與四大掌門過招,時而在太師椅上踢出“掃堂腿”,時而手持長棍輾轉騰挪,動作既有武術的力量感,也有舞蹈的灑脫,再加上激昂音樂的烘托和光影的變幻,讓人心潮澎湃,不少觀眾感慨:“沒想到能在舞劇中看出放大招時留下的‘殘影’。”

  “葉師傅”這條故事線中也有“淚點”。劇中,葉問與夫人永成相濡以沫,多段唯美的雙人舞表現了二人的夫妻情深,但當葉問在香港站穩腳跟後,永成剛與丈夫“同框”留影,忽然間,旋轉的舞臺帶着永成離開了葉問身邊,寓意着兩人的永別,隨後,一段“香雲紗”主題的舞段將葉問的懷念之情舒展開來。“這個舞段在節奏上可以起到拉伸和延展的作用,在強敘事的狀態下,讓大家可以喘口氣。”周莉亞説,在充滿陽剛之氣的對決舞段後,這裡可以展現武學宗師身上柔軟而脆弱的一面,以及他對妻子、對家鄉的懷念。

  故事

  致敬英雄背後的“那束光”

  電影的拍攝是《咏春》中另一條非常重要的故事線,整個故事的開篇,就是由闖蕩深圳的燈光師大春開啟,已經退休的他回憶着自己參與電影拍攝的故事。

  坐在觀眾席就能感受到,整個舞臺仿佛被“框”在一個巨大的鏡頭框中。為了給演員示範動作,劇中導演的角色也用舞姿展現“武姿”,也因為遭遇困難險些解散劇組。這些故事與“葉師傅”的故事並行展現,無縫切換,兩個場景旋轉交替,形成了跨時空的對話效果。

  電影感貫穿了舞劇《咏春》的始終,其中很多場景的呈現也能找齣電影的影子。“這源於我們對咏春、對葉問的認知,對於我們80後來講,這些認知很多都來源於電影。”韓真、周莉亞以最精彩的“打通關”舞段為例,有的打鬥段落被安排在屏風後的太師椅上,打鬥的動作在屏風上顯出剪影,有的段落靈感來源於武俠電影裏的巷戰,還有的來源於竹林纏鬥,都是武俠片中經常出現的經典對抗橋段。

  韓真與周莉亞還在劇中埋下了很多“小包袱”,小人物和群舞的設計也盡顯粵港地區特色。“七十二家房客”的場景,群舞演員們用生動的舞蹈語匯還原了南粵地區的生活場面,有煙火氣十足的溫馨呈現,也有雞飛狗跳的瑣碎真實。劇中“包租婆”“豬肉榮”的名字一齣,就讓觀眾直呼“有內味了”。

  將葉問的故事與拍攝《咏春》電影的故事雙線呈現在舞劇中,周莉亞與韓真希望借此致敬每一位平凡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偉大的理想,也都想成為英雄,但我們更多人是踏踏實實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平凡人就以這樣的方式做英雄。”韓真説,就像劇中的燈光師大春給電影中的葉問打光一樣,“英雄站在光裏,而我們願意是那束光。”

  幕後

  舞蹈演員提前一年苦學武術

  舞蹈與武術的融合,是《咏春》最大的特點,對周莉亞、韓真以及所有演員來説,這也是最大的難點。

  “舞蹈和武術從目的性到整個身體的運動方式、發力方式完全不同,所以舞蹈演員剛接觸武術的時候,對他們來説難度是非常大的。”周莉亞説,為了讓演員們的表演更像真實的武術,所有演員提前一年時間進行專門的武術訓練,咏春拳、八卦掌、太極拳、螳螂拳、八極拳以及形意拳等都要學習。

  舞者張婭姝在劇中飾演電影導演和八卦掌掌門兩個角色,“我們舞蹈演員經過十幾年的訓練,身體上形成了很大的慣性,但我們必須讓自己像一張白紙一樣去學習武術,兩者的發力方式完全不一樣。”張婭姝説,訓練時,他們每週一三五練舞蹈基本功,二四六練武術基本功,“經過上百次、上千次訓練之後,讓肌肉産生記憶,過招時才能有本能反應,再融合舞蹈的節奏和隊形的編排,才能同時呈現出武術的力量感和舞蹈的美感。”

  作為周莉亞與韓真的最新創作,“舞武融合”的《咏春》與《只此青綠》的詩意舒展全然不同,也是她們在“青綠”之後的全新嘗試。“要説壓力,我們確實很有壓力,現在很多觀眾對我們的要求,可能比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還要高。但武術題材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題材,也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課題。”韓真坦言,“青綠”之後,她們學習在“執着”與“和解”中找到平衡,“對創作一定要執着,但在創作之外,要學會對所有的聲音和解,我們會把所有的執着與苛刻留在舞臺上,用最大的努力和真誠面對觀眾,剩下的部分,要學會順其自然。”提到未來的創作,韓真説,她們不會為下一步的創作設限,也希望給自己更多時間充一點兒電,然後再努力前行。韓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