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作家群“北上” 6位作家聆聽評論家點評

日期:2023-04-07 09:1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昆明作家群“北上” 6位作家聆聽評論家點評
  • 昆明作家群“北上” 6位作家聆聽評論家點評

  原標題:昆明作家群“北上”,6位作家聆聽評論家點評

  在當下中國文學版圖上,雲南作家是一支文學勁旅,以具有異質性的寫作特徵和獨特的民族地域色彩而留下鮮明印記。由中國作家網、昆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從西南崛起——昆明作家群北京研討會”日前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昆明作家群“北上” 6位作家聆聽評論家點評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用“遠方的上方有一片燦爛的文學風景”,來描述他對雲南文學的總體印象,不僅因為雲南擁有爛漫壯觀的高原自然景觀,也因為深深紮根於雲南大地之上生發出來的獨特的文學景觀。他表示,雲南的出版人、作家對所處這片土地的自我認識和建構使得他們的作品都極具辨識度。

  作為研討對象的6位昆明作家,也正是這一從西南崛起的雲南作家群的重要組成。張慶國的創作體量豐厚而龐大,是中國當代文學圖譜中一位“貫穿式”的實力派作家;半夏的寫作在當代散文和非虛構創作中獨樹一幟,她關注山川風物、魚蟲草鳥等一切大地上的生命;陳鵬的作品充滿了實驗性和形式感,其內裏充沛着生機和創造性的銳利感;包倬的創作體現出一種幽默感和對現實敏銳的捕捉能力,能對一閃而過的瞬間迅速進行美學的審視和文學性的昇華。這次與會研討的還有兩位詩人胡興尚和祝立根,因此從文體上來講,6位昆明作家中有小説家、非虛構作家、詩人,構成了一種互相映照的關係。現場,徐可、顧建平、張莉、西渡、陳濤、叢治辰、李蔚超、周偉馳、李朝德等學者、評論家對昆明作家的創作進行了點評。

  張慶國的創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那個時候,他熱衷於先鋒式的寫作,不過近幾年,他的文學觀點發生了轉變,作品選擇更多地“落在實處”,有了更強的現實性。他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犀鳥啟示錄》2023年獲得了第九屆徐遲報告文學獎。這次,張慶國提供了《馬廄之夜》《如鬼》《黑暗的火車》等3個小説文本。評論家徐可評價他融合了詩人、小説家和學者的氣質,他的寫作沉着、用心用情、技巧嫺熟。其中,《馬廄之夜》是一部指向歷史深處和生命本身的文本,在敘述的方式上具有很強的個性與探索性。

  胡興尚是此次研討作家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出生在雲南鄉間,做文學期刊編輯之前在泰國當過漢語教師,在國內中學做過高中語文老師,在基層政府工作過,也駐過村。可以説,詩歌陪伴他輾轉于都市、鄉野、異域、遠郊……他認為,無論是經驗寫作還是直覺寫作,詩歌的生成都藉&某種當下和在場的力量,與特定時空相呼相應。評論家周偉馳認為胡興尚的詩總體傾向於哲理,是由思考而成詩,有一種傳統深厚的感覺,與完全世俗化的生活截然不同。

  雲南省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繆開和表示,這場聚焦昆明作家群的研討會,從西南崛起,一路北上,對雲南作家、昆明作家都有着重要意義,更代表了一種願望和訴求。他希望昆明文學、雲南文學能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路艷霞)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