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文物局公佈文博領域年度重點任務情況 中軸線申遺文本完成修訂
市文物局近日公佈文博領域年度重點任務完成情況,中軸線申遺進展以及一批新博物館的建設進度頗受關注。
據了解,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已完成修訂,一批重點文物完成騰退;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正在推進機電及精裝施工,預計2022年年底基本完工;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主體地下結構全部完成,2022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設計方案國際徵集;《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將完成編制工作。
琉璃河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三條文化帶上,新博物館和新公園都在籌建中。
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計劃2022年年底完成總工程量的75%。市文物局落實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推進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截至目前,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博物館主體地下結構已全部完成,2022年年底前將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市文物局組織房山區開展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工作,編制《琉璃河考古遺址公園規劃》並上報國家文物局;啟動北京考古博物館、琉璃河遺址博物館、考古展示體驗館建設研究工作;《琉璃河遺址考古和研究工作計劃(2022年-2025年)》也已編制完成。
依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計劃及遺産影響評估報告》已正式向國家文物局和世界遺産組織報備;設計方案國際徵集工作已經完成,從中遴選出3個優勝方案並按程式報審。長城搶險加固項目共涉及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三個區12項工程,11月底完成年度目標。
中軸線一批重點文物完成騰退
聚焦北京中軸線,一系列重點任務有序推進。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已於4月上報國家文物局;8月,國家文物局確認北京中軸線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産推薦項目;中軸線申遺文本已完成修訂;《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已於10月1日起施行;《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也於近日公示。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穩步實施。
一批重點文物完成騰退,創新文物活化利用機制和方式。正陽門城樓和先農壇神倉修繕工程均按計劃穩步進行;先農壇慶成宮住戶騰退項目補償方案重新調整完畢;國立蒙藏學校舊址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已完工,後續將進行展陳施工。
三大紅色紀念館將融合發展
在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上,雙清別墅、北京大學紅樓、盧溝橋(宛平城)文物保護規劃已形成初步成果,市文物局正在組織專家論證,並指導編制單位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同時完成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核定。
本市還將推動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三館融合發展。重點革命文物數字化保護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已完成雙清別墅和北京大學紅樓的數據採集和部分處理工作,完成數字化檔案管理和應用系統等軟體開發、紅色不可移動文物線上虛擬參觀導覽系統等項目開發。紅色資源還與校園課程建設有效融合。
為助力“博物館之城”建設,本市出臺了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博物館的相關支援政策;鼓勵和引導非國有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市文物局持續推進博物館利用傳統節日及重要時間節點向社會提供延時開放服務。本市還將編制完成《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