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籠煥新 中軸線上鴿哨依然悠揚

日期:2022-11-22 09: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鴿籠煥新 中軸線上鴿哨依然悠揚
  • 鴿籠煥新 中軸線上鴿哨依然悠揚

原標題:鴿籠煥新 中軸線上鴿哨依然悠揚

  登上鼓樓俯瞰,中軸視廊縱貫老城,壯美開闊;眼前鴿群盤旋,鴿哨悠揚,但屋頂上各式各樣、雜亂分佈的鴿籠有些刺眼。

養鴿人史勇濤站在精緻美觀的新鴿舍旁照料心愛的鴿子。

養鴿人史勇濤站在精緻美觀的新鴿舍旁照料心愛的鴿子。(方非 攝)

  眼下,中軸線申遺已進入衝刺階段。當壯美中軸遇上雜亂鴿籠,怎麼辦?

  目前,鐘鼓樓緊鄰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正在進行中,難題已有答案。

  鴿籠通常搭在平房屋頂,一般為方形,大小不一,有的高出屋脊,有的寬超屋面。鴿籠顏色各異,藍、綠、灰、白各憑喜好;用料也不相同,有的是粗劣的鋼絲網籠,有的是蓋了石棉瓦的簡易房。

  鴿子對於中軸線申遺意味着什麼?究竟要不要留住鴿籠?兩年來,這一直是龐書經和他的同事們思考的問題。龐書經是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規劃所所長,負責中軸線風貌管控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

  中軸線上的文化遺産構成要素非常複雜,既有故宮、天壇、前門等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遺址等,也有非文物建築、其他物質形態載體。

  “鴿子就是中軸線上的活態文化,悠揚的鴿哨是北京城市的聲音,‘樓鴿翔集’更是中軸線的歷史記憶。”經過系統研究,龐書經團隊認為,鴿子是老城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是中軸線景觀價值的側面體現。國際社會也支援倡導保護活態文化,因此中軸線上要留住鴿子、留住鴿哨聲。

  城市的第五立面,也就是屋頂,是中軸線景觀視廊美麗畫卷的底色。鴿籠治理成為此次工程第五立面修繕的重要內容。

  在西城區什剎海阜景街指揮部裏,放着一個鴿籠,出自龐書經團隊之手。提升工程剛啟動時,他們按照“高不過脊”“寬不過屋”的原則,製作了這個只能住鴿子、人進不去的鴿籠“樣板間”。十幾位養鴿戶參觀後一致反對。

  問題出在哪兒?龐書經和團隊成員敲開了鼓樓下養鴿40年的老住戶史勇濤的大門。

  史勇濤請龐書經上房瞧瞧,順着梯子爬上房頂,身在鴿籠中,龐書經才意識到鴿籠裏不僅住鴿子,還要給養鴿人留出打掃、喂食喂水等的操作空間。

  “一方面要控制鴿籠的高度,一方面要滿足養鴿戶的操作需要。”從史大哥家回來,龐書經邀請養鴿戶參與到鴿籠的改造和設計中,在符合第五立面整體風貌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滿足大家的願望。

  史勇濤帶頭參與,同意對鴿舍所在建築進行降高處理。最終,他的新鴿籠降高後仍能方便出入。“鴿籠內外煥新,全面升級。不僅結構材料耐久,表面刷上了亞光防水漆,旁邊還有安全護欄,人伺候鴿子時更安全了。”史勇濤説。

  為了與周邊屋頂風貌更協調,鴿籠頂部從平頂改成了不積水的灰色坡屋頂,雨水可以通過檐口的集水管一直排到院外路面,實現了擾動小、代價少、居民滿意。

  如今,站在鼓樓眺望,老史家的屋頂鴿籠已經和中軸線第五立面融為一體。目前,像史勇濤一樣,鐘鼓樓周邊不少養鴿戶正在陸續用上舒適、方便,與中軸線景觀視廊和諧相融的新鴿籠。(李瑤 張驁)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