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樹保護從“生人勿近”到“融入生活” 順義試點建成古樹村莊
古樹名木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順義區園林綠化局在牛欄山鎮北孫各莊村試點建成古樹村莊,以千年古銀杏樹為載體,使古樹以景觀形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在北孫各莊村內,兩棵粗壯的樹榦比鄰而立,需三個成人方能合抱,樹冠冠幅約6米,在陽光的照耀中投下巨大的樹影。古樹四週,岩質的圍欄隔離出寬敞的生長空間,不少村民正在樹下聊天、帶孩子玩耍。“這兩棵古銀杏樹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是一對‘夫妻樹’,春天開花、秋天結果,非常漂亮。村民們崇敬古樹,常會在古樹的樹榦上繫上紅布帶,許下美好願望。”村民閆玉蓮説。
為更好地保護古樹,順義區園林綠化局開展古樹村莊建設,改造升級古樹原來所在的舊公園,統籌考慮古樹保護與文化發掘,拆除古樹周邊硬質鋪裝,擴大古樹保護範圍,並增設游憩設施和文化景觀,使古樹保護方式從原來的“生人勿近”變成現在的“融入生活”。新建成的銀杏公園,凸顯文化宣傳功能,讓這對有着近千年曆史的“夫妻”古銀杏樹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順義歷史悠久,保留了眾多古樹名木,它們歷經千百年,蘊藏着珍貴的歷史人文資訊。”順義區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張楊介紹,全區現有古樹61株,其中一級古樹22株,二級古樹39株,分佈在11個鎮、3個街道內;現有名木225株,位於共青林場內。目前,順義區已編制《順義區古樹名木保護規劃(2021-2035)》,將充分挖掘全區古樹名木的生態、歷史文化、景觀和科研價值,並積極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古樹名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和古樹名木體檢工作,全力保護轄區古樹名木。
“我們已經在北孫各莊村試點完成了古樹村莊建設,下一步還打算進行古樹社區、古樹校園建設,全力打造順義古樹名木‘金名片’。”張楊説。(王可心 於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