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四合院庭院內種植的與古代大外交家張騫通西域有關的綠化品種——石榴。
書歸正傳
老北京有句話叫
“天棚魚缸石榴樹”
石榴樹
到底什麼來頭?
石榴並不是我們本土所産,是進口品種,原産於西亞的伊朗、阿富汗、中亞西亞一帶地區。根據史書記載漢代時張騫出使西域,途經當時稱為安石國的一個國家時,得到了石榴的種子,並帶回了國內,因此石榴當時命名為“安石榴”。後來簡化了才稱呼為石榴。也就是説石榴大約是在漢代由中亞經絲綢之路引入我國。據此推算,其栽培歷史也已有兩千多年了。
同現在一樣,由於是進口品種,漢代時石榴屬於名貴品種。最初石榴僅僅種植在皇家的園林上林苑、驪山溫泉一帶。
石榴花火紅艷麗,果實甘甜美味,加之適應我國各地氣候,因此廣受歡迎並逐漸傳播到了各地。西晉時,石榴賦大興。其中潘岳《安石榴賦》就説:“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
多子多孫的寓意
拜倒在她裙下的你
這和石榴又有啥關係?
南北朝時,出現石榴詩、石榴裙和多子多孫的祝福。梁元帝的《烏棲曲》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之句。當時的“石榴裙”據説是繡着石榴花的裙子,也有説是大紅色的裙子。南北朝時,何思徵《南苑逢美人》“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的詩句,用石榴來暗比心中美女。
南北朝時期《北史》記載了一則歷史故事。北齊時候,文襄帝高澄之子安德王高延宗新納了一名妃子。妃子的母親宋氏送了兩個石榴給安德王高延宗。高延宗不知其意,於是隨手就扔到了一邊。其旁有一位名為魏收的大臣告訴他,妃子的母親贈送石榴是祝願他多子多孫的含義。高延宗聽後十分高興,趕快讓人把石榴撿了回來。並因此賞賜了宋氏和魏收。由此可見,此時種植石榴已經有了多子多孫的含義。
唐代,出現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據記載,由於唐玄宗過分寵愛楊貴妃,荒廢了朝政,大臣們對此十分不滿。因此,很多大臣見了楊貴妃便拂袖而去,不給楊貴妃行禮,楊貴妃對大臣們的這種行為十分不高興,於是便到唐玄宗面前告狀。唐玄宗因此明確要求大臣們進宮時見了楊貴妃必須行禮,由於當時楊貴妃非常喜歡穿繡着石榴花的紅色裙子,當時稱石榴裙,於是,大臣們進宮後見了面經常自嘲和相互開玩笑就問,今天進宮是否又“拜倒在了石榴裙下”。當然,現在“拜倒”在石榴裙下是指對美女傾慕,唐代還出現了“石榴仙子”的神話傳説,民間流行結婚贈石榴的禮儀。至今,山東嶧城、陜西臨潼、河南滎陽等石榴主産區民間“石榴仙子”的傳説仍然流傳。
到了宋代,因石榴果內顆粒眾多,大小相近,因此“石榴生殖崇拜”開始流行。此時還盛行石榴對聯、謎語。
走進庭院的石榴
金元時,流行“石榴曲”,庭院內石榴樹、盆栽石榴開始普及。
明清時,因中秋正是石榴成熟季節,我國北方地區有“八月十五月兒圓,石榴月餅拜神仙”的習俗。而且,我國年畫上作為辟邪驅鬼的門神鍾馗頭上佩戴的那朵小紅花就是石榴花。
由於石榴歷史文化內涵豐厚,適應北京氣候,果實甜美,從明清直至今日是北京四合院內最為普遍的一種樹木。明代江南四才子文徵明之孫文震亨的《長物志》就説:“石榴,花勝於果,有大紅、桃紅、淡白三種……宜植庭際。”石榴在四合院內被視為吉祥之樹,寓意團圓、團結、喜慶、紅火、繁榮、昌盛、和睦、多子多福、長壽、辟邪趨吉的象徵。此外,石榴不僅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保健價值。
作者簡介
李衛偉,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建築歷史研究室副研究館員、主任,北京市文物局青年學術評審委員、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客座教授、湖南師範大學人類學中心特聘研究員,北京建築大學碩士生論文校外評審。
主要著作或參與編著的有《北京古代建築精粹》《北京古代建築大系》《北京四合院志》《北京古建築文化叢書》《北京現存祠廟調查研究》《北京古代建築思想與特徵解析》等書籍。
(編輯整理 楊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