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歲月流轉,硝煙散盡處,精神的豐碑愈發巍峨。當我們站在2025年的時光坐標上,回望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徹底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
北京盧溝橋,是中國全面抗日戰爭開始的地方。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從冀東平原,到平西根據地,從城市衚同,到鄉村大地,在北京這片熱土上,始終鐫刻着不屈的精神。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梳理城市紅色記憶,串聯起那些承載着堅定信仰的紅色地標,推出10條熱血沸騰的紅色主題游線路。
讓我們踏上這段紅色旅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線路1:老城衚同的紅色記憶
佟麟閣路→北京魯迅博物館→趙登禹路→什剎海(梅蘭芳紀念館、郭沫若故居、宋慶齡故居)→張自忠路
線路特色
佟麟閣路、趙登禹路、張自忠路這三條以抗日殉國將領命名的道路,串聯起民族的錚錚鐵骨。行走其間,追尋三位將軍以血肉之軀築起華北抗戰豐碑的壯烈足跡。北京魯迅博物館內,先生犀利的筆鋒猶如投槍匕首,彰顯了知識分子的精神抵抗。毗鄰什剎海的梅蘭芳紀念館蓄鬚明志、郭沫若故居的抗戰詩文、宋慶齡故居的保盟運動,共同構成了抗日戰爭洪流中文化救亡的多元面向。
線路2:京西山水的紅色足跡
百望山(黑山扈戰鬥紀念園)→齊物潭→貝家花園→平西情報聯絡站
線路特色
百望山黑山扈戰鬥紀念園銘記着國民抗日軍與日軍激戰的烽火硝煙,是北平郊區正面抗擊日軍的壯烈歷史印記。而不遠處的貝家花園,則訴説着法國醫生貝熙業冒死為八路軍運送藥品、支援抗日根據地的動人故事,體現了國際友人的無私義舉。平西情報聯絡站更揭示了地下工作的驚心動魄,這條隱藏在山間的“紅色電波”是連接延安與華北前線的重要情報生命線。沿途的齊物潭清幽靜謐,恰似當年無數化名潛伏的英雄,於無聲處聽驚雷。
線路3:京東平原的地道戰硝煙
南彩銀杏園→北京國際鮮花港→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舞彩淺山濱水國家登山步道
線路特色
南彩銀杏園的金色寧靜與北京國際鮮花港的絢爛生機,恰似對先烈犧牲換來的和平與繁榮的最美頌歌。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承載着華北軍民創造性的地下鬥爭智慧,縱橫交錯的地道是人民戰爭不朽的象徵,展現了在極端困苦中堅韌求存的抗戰精神。最後行至舞彩淺山登山步道,秋意漸濃。漫山的黃櫨、元寶楓染了淺紅,層層疊疊暈開。每一步踩碎落葉的“咔嚓”聲,都與歷史迴響輕輕共振,讓山水之美裏,滿是對先烈的銘記。
線路4:大運河畔的紅色文脈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三廟一塔”景區→趙登禹大街→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通州校區
線路特色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珍藏着人民戰爭的歷史遺存,訴説着民兵們以簡陋武器保家衛國的崢嶸歲月,是敵後抗日戰爭中群眾偉力的生動體現。古老的“三廟一塔”靜立於運河畔,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象徵着中華文明在戰火中賡續不絕的精神根脈。途經趙登禹大街,繁榮的商業與金融新地標林立,仿佛在低語:這盛世,如您所願;這山河,始終銘記。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的現代文化殿堂——北京藝術中心、城市圖書館與大運河博物館,則用璀璨的人文之光和生態之美,昭示着從犧牲到新生、從守護到繁榮的時代跨越。最後到北京服裝學院通州新校區,逛逛這裡獨具特色和設計專業水準的北服文創店,那裏有今年九三閱兵觀禮包的同款,沒錯,這次閱兵觀禮包就是由北服設計的。
線路5:香山腳下的熱血青春
北塢公園(北塢侵華日軍碉堡)→國家植物園(一二·九紀念亭)→香山革命紀念館
線路特色
北塢公園中的侵華日軍碉堡,其冰冷的水泥體是日本侵華罪行的直接見證。國家植物園內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是愛國學生昔日舉辦軍事夏令營、傳播抗日救亡思想的重要場所,三亭組成的“眾”字象徵着中華民族眾志成城、抵抗外侮的決心。香山革命紀念館的“烽火記憶——《晉察冀畫報》影像史料展”,則通過沙飛、石少華等晉察冀畫報社紅色攝影家經典攝影作品,直觀展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敵後軍民浴血奮戰的真實歷史。最後,可駐足主題郵局,在這裡挑選心儀的文創産品,涵蓋“開國”“趕考”“人民英雄”“不忘初心”等系列産品,每一件都是獨特的歷史記憶與精神內涵,既是可留存的紀念,亦是可傳遞的情懷。
線路6:奧園片區的紅色展覽
奧林匹克公園(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線路特色
奧林匹克公園的宏大場館,曾是2008年奧運會和2022年冬奧會的榮耀舞臺,象徵着當代中國的發展與富強,而這份繁榮正源於抗日英烈用犧牲換來的民族獨立。走進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這裡正舉辦《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特展》《中流砥柱——中國共産黨抗日戰爭檔案展》和《為了共同的事業——從西班牙戰場到中國抗日戰場》專題展。一份份珍貴歷史文獻檔案和實物,真實反映着中國共産黨勇敢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館內主題郵局今年完成升級,既可與《長城頌》大型壁畫同款打卡,還可選購《勇毅前行》冰箱貼、《為人民服務》簽字筆、《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透光書籤及《光芒萬丈》紅色大廳燈飾四層冰箱貼、《長城頌》冰箱貼等文創。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生態綠蔭,生動詮釋了和平年代對先烈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線路7:盧溝橋畔的抗日烽火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文化旅游區(盧溝橋、宛平古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盧溝橋夜景)→長辛店國潮街區→二七廠1897科創城
線路特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通過文物與場景復原展現十四年抗日戰爭的艱苦歷程。盧溝橋文化旅游區中,石獅群在夜色中更顯滄桑,亮燈後的盧溝橋宛若金色長龍橫跨永定河,與宛平古城墻的彈痕、抗戰雕塑園的群像共同構成“白晝憶烽火,夜幕觀長河”的時空對話。宛平城現已煥新開放,城墻經過專業、細緻的修繕將於十一假期期間正式對公眾開放。長辛店國潮街區融合工業遺跡與現代國潮,暗喻抗戰精神的時代新生。二七廠1897科創城由百年鐵路工廠轉型,工業基因與抗戰後方生産的堅韌一脈相承。
線路8:冀東山谷的勝利號角
平谷冀東抗日根據地舊址→京東大峽谷→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紅谷冀東抗戰黨史教育基地
線路特色
平谷冀東抗日根據地舊址作為冀東西部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域,這裡保存着紅崖洞、宣誓廣場、抗戰小路等諸多珍貴遺跡,每一處都鐫刻着軍民憑藉智慧與勇氣抗擊日寇的壯舉,記錄下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京東大峽谷,雖以自然景觀的險峻奇崛聞名遐邇,但在抗戰時期,其隱蔽幽深的峽谷地形,成為了物資轉運的天然隱秘通道,為抗戰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內,陳列的文物、泛黃的照片以及逼真的場景復原,生動鮮活地還原了當地軍民奮勇抗擊日寇的英勇場景,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紅谷冀東抗戰黨史教育基地則通過豐富的實物、珍貴的影像資料以及詳實的口述史,系統全面地展現了冀東抗日聯軍從誕生到壯大的發展歷程,以及眾多英雄的感人事跡。
線路9:平西深山的紅歌嘹亮
水峪村→王家臺烈士陵園→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紅色馬安
線路特色
水峪村宛如一座歷史的活化石,靜靜保留着抗日戰爭時期民兵戰鬥遺址。漫步其間,輕撫石屋的墻縫,仿佛仍能觸摸到當年全民抗敵時那熾熱的溫度,感受到軍民一心、共禦外侮的堅定決心。王家臺烈士陵園莊嚴肅穆,墓碑群與紀念碑靜靜矗立,上面鐫刻着平西兒女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他們用生命詮釋了“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信仰,讓後人得以直觀地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內,珍貴的文物與影像資料有序陳列,系統而全面地詮釋了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紅色馬安作為革命老村,其蜿蜒的古道、古樸的民居,都反映出隱蔽戰線上的智慧與犧牲。
線路10:紅色電影的流金歲月
中國現代文學館→京順園公園→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展館)→中國電影博物館
線路特色
踏入中國現代文學館,“山河跡憶——手稿裏的抗戰中國”展,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一頁頁泛黃卻珍貴的手稿,猶如歷史的信使,靜靜訴説着文學界為救亡圖存而發出的激昂吶喊,讓我們得以窺見文字背後那熾熱的家國情懷。來到京順園公園,這裡靜謐的氛圍宛如一方歷史的沉思空間。漫步其中,思緒不自覺地飄向那段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在寧靜中感受着歲月的沉澱與歷史的厚重。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展館)則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抗戰的艱辛與偉大,鐵路在抗戰運輸中猶如人體的血脈,為前線輸送着源源不斷的物資與力量。中國電影博物館裏,紅色電影記憶熠熠生輝。從《地道戰》到《鐵道遊擊隊》,一部部經典影片生動再現了軍民抗戰的英勇故事。這些影像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弘揚愛國主義、傳承抗戰精神的重要載體,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銘記歷史、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