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2月7日發佈“梅香玉樹”“銀裝樹裹”兩條冬季古樹主題游線路。市民游客可欣賞冬日限定的古樹絕美景觀,感受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梅香玉樹”古樹主題游線路共涉及海淀、房山、石景山、門頭溝4個區,包括臥佛寺、蘇家坨鎮車耳營村、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法海寺、戒臺寺、潭柘寺6地共14株特色古樹。其中,臥佛寺的古蠟梅樹齡已有千年,被譽為“京城蠟梅之冠”。該線路還推薦了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古蠟梅、車耳營村千年迎客松、名剎古寺中的千年古白皮松等。
沿着“銀裝樹裹”古樹主題游線路,可欣賞到首都功能核心區和朝陽區內的王府、寺廟、公園等不同區域的古樹之美。這條線路涉及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恭王府、北海公園、日壇公園、東嶽廟、亮馬河畔6處群狀古樹。如選擇雪後探訪,可一覽圓柏、側柏、榆樹、白皮松、油松、槐樹、桑樹等多個樹種的銀裝素裹之美。
除了以上兩條線路中的古樹,本市還有大量獨具特色的園林樹木冬態景觀可供觀賞。在香山公園、頤和園、中國園林博物館等地,可觀賞到暗香浮動的蠟梅;景山公園、天壇公園、地壇公園擁有彎曲盤旋的龍爪槐、樹榦奇特的九龍柏;陶然亭公園可賞枝頭挂果的“絢麗”海棠,公園裏還隨處可見火紅果實挂滿枝頭的柿子樹。
2023年以來,全市結合古樹觀賞特性,以文化為線索,依託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在春、夏、秋三季陸續推出12條古樹主題游線路。未來,本市還將推出鄉間古樹游線路。
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處長常祥禎介紹,近年來,全市持續加強古樹名木及生境整體保護,推進古樹主題公園、古樹街巷、古樹社區、古樹村莊等保護試點建設,一批古樹生長環境得到改善。(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