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麵粉廠→文創空間 糧食博物館傳承北京人的美味
大磨坊麵粉廠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距今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了。“天壇牌”速食麵還記得嗎?就是從這裡出産的。當時,這裡還叫北京市麵粉二廠。
在永定門橋西南角,順着南北向的三元街往裏走,一抬頭就能看到兩棟磚紅色的房子,“4層的是大磨坊麵粉廠辦公樓,6層的是麵粉廠筒倉樓。”京糧置業黨委副書記常青山介紹,園區改造已收尾,正進行工程驗收。這些建築設施都是園區歷史的見證,為傳承園區基因就保留了一部分。常青山説,廠房改造更講究修舊如舊,讓園區保持原貌。
“在這工作了半輩子,對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感情,希望改造後變得更好。”55歲的老職工竇良1987年進廠,跟麵粉廠結緣31個年頭。眼瞅着熟悉的老廠房一天天變樣兒,他的心中飽含着期待,“這些機器設備見證着麵粉廠經歷過的輝煌。”1982年下半年,當時北京市糧食工業公司從日本引進了首條油炸速食麵生産線,落戶於此。這條生産線的産品“天壇牌”速食麵,成為很多北京人記憶中的美味。“那時候速食麵是稀罕物,有海鮮、麻辣、雞汁、香菇等品種,連我們內部員工想買都得託人。”天壇速食麵的熱銷讓竇良至今印象深刻。
遺憾的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天壇牌”速食麵在1999年4月停産了。1992年3月,北京麵粉二廠同法國工業食品(香港)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大磨坊麵粉有限公司,引進瑞士小麥麵粉生産線,日加工能力達200噸。大磨坊麵粉廠得名由此開始。速食麵停産數年後,到2014年,大磨坊麵粉廠也宣佈停産,隨後啟動文創園改造。
記者了解到,園區預計今年上半年開園。佔地面積近1.2萬平方米,按照規劃,將引進影視、動漫以及手游、娛樂、演藝、會展等相關産業的文創企業入駐。園區中央的麵粉成品庫房,經過一番設計,如今已變成寬敞明亮的多功能廳,未來入駐企業可在此舉辦文創新品展示、發佈等。園區還將配建室內羽毛球館並設置麵包房、咖啡廳等餐飲區,滿足園區企業的多樣化生活需求。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糧食是很多人的集體記憶,常青山表示,將準備在園區籌建一座糧食博物館,讓人們在這裡追尋當年有關糧食的記憶。(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