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廣場舞
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走進東城區第一文化館
當古典芭蕾舞遇上中國民間廣場舞,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在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如火如荼上演之際,大劇院特別策劃了一場古典與通俗碰撞的“舞蹈大會”,來自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藝術家走進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與文化館舞蹈隊的廣場舞隊員們進行互動交流和舞蹈展示,大家共同體驗舞蹈藝術的另一番獨特魅力。
當芭蕾舞遇上廣場舞
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走進市民生活
10月12日下午,一場精彩的舞蹈交流活動在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舉行。來自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兩位藝術家與參與“舞動北京”展演的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舞蹈隊隊員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互動。
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作為世界頂級的芭蕾舞團,憑藉獨具一格的演出風格,成為了澳式芭蕾的傑出代表。而成立於1990年的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舞蹈隊,儘管隊員年齡在30歲至65歲不等,但是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舞蹈的熱愛。這樣兩支風格不同的舞蹈團隊代表,通過特有的舞蹈語言,“以舞會友”,展開了親切而生動的互動交流。
首先,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舞蹈隊向兩位來自澳大利亞的藝術家展示了一段婀娜優美的中國舞《夢醉荷塘》。隨後,來自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兩位芭蕾舞藝術家代表,也向隊員們展示了一段經典的芭蕾舞片段。
一番展示之後,雙方開始進行深入“切磋”。在肢體語言方面,芭蕾舞的“語匯”是國際共通的。兩位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舞者首先向廣場舞隊員們展示並傳授芭蕾舞標準的肢體動作,並進行專業技法的講授和互動交流。看到這些業餘舞蹈愛好者逐漸展示出專業的姿態和標準的舞蹈動作,兩位藝術家的臉上洋溢着幸福與欣喜。“我覺得隊員們學習的速度非常快,她們也同樣非常專業。”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Isobelle Dashwood説道。廣場舞隊員們表示:“沒想到我們這些跳廣場舞阿姨們也能跳起高雅的芭蕾舞。”
活動接近尾聲,兩位藝術家還跟着廣場舞隊員學起了中國的健身廣場舞。在一場歡快熱鬧的健身廣場舞中,中澳舞者共同感受着舞蹈的魅力與激情,也感受着藝術無國界的互通共融與和諧美好。
舞蹈節走出去
國家大劇院讓專業也“接地氣”
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自2012年創辦以來,廣邀國內外知名舞蹈院團和藝術家呈現精彩演出,備受各界矚目和歡迎。本屆舞蹈節以“我的身體會舞蹈”為主題,通過多樣化的舞蹈劇目和普及形式,讓廣大觀眾進一步了解舞蹈、認識舞蹈、喜愛舞蹈。為了讓舞臺上的專業舞蹈進一步走進百姓生活,國家大劇院特別策劃了豐富多彩的互動交流活動,旨在打破專業的壁壘,讓舞蹈的“語匯”得以交流共通。
此次,國家大劇院特別邀請參演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的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舞蹈家,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進行舞蹈領域的體驗、溝通和交流,讓專業的舞蹈也“接地氣”。
國家大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契機下,我們舉辦讓專業舞蹈走出去的展示交流活動,旨在讓專業舞蹈和民間舞進行交流互通。我們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專業舞蹈團走進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之中,讓市民們感受到高雅藝術也是如此平易近人。同時,我們也借助這個機會,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舞者展示中國民間的舞蹈文化,起到溝通交流、互通有無的積極作用。”
“感覺這次的交流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讓我們這些來自民間的舞蹈愛好者開闊了眼界,得到了專業領域的藝術指導,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讓我們有機會向國外的藝術家展示自己的舞蹈,同時也讓他們體驗一把中國民間廣場舞的快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舞蹈隊員羅歐、張曉農説到。
交流活動不僅讓國內業餘舞蹈愛好者有機會得到專業的指導,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感受了一把地道的中國民間舞文化。澳大利亞國家芭蕾舞團Matthew Bradwell表示:“這一次的活動非常有意思,它讓我們感受到隊員們對學習芭蕾舞的熱情非常濃厚,同時,我們也體驗了中國百姓的舞蹈,非常有趣。”
“舞動北京”廣場舞展演活動的負責人張巍表示:“繁榮發展首都群眾文藝工作,全面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政府搭臺,百姓唱戲,作為最接地氣、最具影響力的首都群眾文化名片之一,“舞動北京”已經舉辦十三屆了,聚民心、鼓精神、興文化、展風采。恰逢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成功舉辦,今年‘舞動北京’與國家大劇院開展合作,邀請到國外藝術家與我們優秀參賽團隊一起交流,以舞會友,我覺得對我們參賽團隊來講非常有意義”。
據悉,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還將舉辦一系列普及活動,邀請更多百姓和舞蹈愛好者走進國家大劇院進行參觀游覽和舞蹈觀摩,切身感受舞蹈藝術的別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