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已久的“六博棋”重出江湖

日期:2018-09-06 09:13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9月5日上午,2018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産品設計賽區總決賽舉辦。35個精彩的創意文博産品項目從500多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進行了最後的角逐。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帶來了一件頗具“傳奇色彩”的文創産品——失傳已久的古代棋類游戲“六博棋”。博物館副館長張振松告訴記者,“六博棋”是流行於我國春秋戰國至漢代的一種棋類游戲,西漢時期發展到了鼎盛。但很可惜,這種棋類游戲漢代之後突然消失了,其玩法也失傳了。直到1974年大葆台西漢墓開始發掘,在這座西漢廣陽王陵裏才又出土了象牙質龍虎紋的六博棋,使它的真面目浮出水面。細看這套文創産品——“六博棋”,只見它的盒蓋是雙面用的,正面為盒蓋,背面為棋盤。棋子共十六顆,分兩種圖案和顏色。其中有四顆為備用棋子,以備棋子損壞時用。“我們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梳理,還原了部分古代的玩法。為了使它更適合現代人的口味,我們又融合了現代比較流行的棋類規則,進行古今結合的創新。”張振松表示,目前不少人熱衷於手機游戲,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設計這款産品,希望能夠將人們從電游拉回桌游,以增進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感情交流,同時推廣、傳播漢文化。

  “‘龍’的形象在中國古今錢幣上出現得太多了,龍紋在不同類型錢幣上映射出不同文化內涵。”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帶來了一組主題為“錢幣上的中國龍”的文創産品。其中一套提取清末民間“壓勝錢”上鏤空龍紋元素製作的杯墊,看上去十分明艷復古,“龍在古代是‘皇權’的象徵,因此在色彩選取上,我們也着重挑選了明黃、松綠等‘皇家色’,緊扣主題,”該館副館長顧瑩介紹。

  北京市文物局市場處負責人介紹,為了鼓勵博物館文創開發,2017年10月,北京市文物局與中華版權代理中心充分整合雙方資源優勢成立了“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為文博單位衍生品設計、開發、生産和銷售提供一條龍服務。(孫樂琪)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