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動物園裏的小象“華華”一邊淋浴一邊吃蘋果。
羚牛準備享用飼養員特別送上的冰鎮西瓜。鄧偉攝
飼養員為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猩猩“胖胖”擦身降溫。
送冰塊、開噴淋、降舍溫、調飼料……高溫暑伏之際,北京動物園開啟“送清涼”模式,確保動物萌寵舒適度夏。
8月2日又是一個“桑拿天”,大熊貓“萌二”一早躺坐在運動場的水泥地面上,就着樹蔭納涼。習慣了游客來來往往,“萌二”挺着圓滾滾的將軍肚,自顧自地咬着手指,耍寶賣萌;另一邊,大熊貓“大地”身處造霧系統營造的“竹林霧境”之中,趴在棲架上左右張望,享受着霧靄瀰漫帶來的涼爽愜意。動物園飼養隊營養組技術主管劉赫介紹,大熊貓館、金絲猴館、黑熊山設有空調系統,北極熊館設有冷風機,能保證毛皮動物籠舍內保持適宜的溫度。
從每年6月初進入暑期到9月底,是動物園為動物們防暑降溫的時間段。劉赫告訴記者,氣溫達到35℃以上時,動物園飼養部門還會給北極熊、棕熊、大熊貓、金絲猴、黑猩猩等動物運送大冰塊,“這些冰塊,每塊二三十斤重,在飼料室冰庫中冷凍3天才能凍好。”除了大冰塊,猩猩館的飼養員還準備了能夠隨時取用的冷凍果汁小冰塊,猩猩們抓在手裏可以玩耍降溫、訓練反應敏捷度,含在嘴裏可以補充水分和糖分。
目前,動物運動場的噴淋設備基本達到全覆蓋,飼養部門每天上下午都會對運動場進行噴淋作業,提高動物們的體表舒適度。大熊貓館和大象館運動場還建造了戲水池。兩歲半的小象“華華”是大象館“水上樂園”的常客,每天忽閃着大耳朵,踏水、淋浴、吃水果,盡享“童”趣。有喜歡水浴的,也有喜歡泥浴的。“守舊”的犀牛,來北京動物園多年,仍然保留着非洲老家的習慣。為此,犀牛運動場專門設置了泥浴池,方便犀牛隨時洗上自助泥浴。
夏季氣溫高,動物能量需求減少。在減少高能量食物的同時,飼養員針對不同動物種類調換了應季飼料,小熊貓和金絲猴增加鮮筍和竹葉,猩猩和大熊貓補充綠豆水,食草動物增加西瓜,靈長類動物增加多汁飼料。據悉,北京動物園整個暑期大約將為動物供應水果48噸,蔬菜45噸,青飼料(苜蓿、桑條、高丹草)256噸。(王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