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掩映,小“老鼠”貓着腰,探頭探腦地走出來,對着幾隻小“雛鴨”指指點點……兒童音樂劇《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日前首演,30名正在放暑假的小學生成了角兒。他們都是參加北京兒藝“高參小”戲劇夏令營的小學員。
所謂“高參小”,即北京市高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全市共有30余家單位參與其中,為小學藝術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這次的演出就是北京兒藝“高參小”的一次成果展示。30名孩子大都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分別來自東城區的景泰小學、東四十四條小學和通州史家小學、通州實驗小學。
“我覺得戲劇給生活帶來了快樂,上臺我也不怯場了。”捧着小老鼠的頭飾,三年級學生宋海田跟小夥伴一起候場,他説:“不僅參與演出,我們還參觀了劇場,了解了很多舞臺的秘密,還知道了看戲的一些禮儀。這個假期過得特別充實。”
其實不僅是假期,最近3年,北京兒藝的40多名專家對小學生開展戲劇藝術教育,累計授課9500多個課時,有3200多名學生獲益。“除了課堂的戲劇藝術教育,我們還為這4所學校創排、積累了幾十個劇目,每年開展小小戲劇節讓全校師生參與到戲劇藝術普及活動中來,通過舉辦‘高參小’戲劇專場演出,有計劃地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優秀舞臺藝術,感受戲劇之美。”北京兒藝相關負責人説,“學校放假了,但藝術教育可以延伸到劇場。這就是‘高參小’的優勢之一。”(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