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家住中關村街道知春裏15號樓的居民發現,樓下小廣場邊上立了一個廢舊冰箱,上面還貼着幾個列印的彩色大字“冰箱圖書館”。打開冰箱門一看,裏面上下兩格都裝滿了圖書,有《淘氣包馬小跳》《小學生成語故事》等小學生讀物,還有《夢裏花落知多少》《風中的紙屑》等文學讀物。原來,這是住附近的3個高中生的新發明。
“我同學家旁邊有一個廢舊冰箱,放在那兒很佔地兒,影響走道,但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願意買走。”人大附中高二學生康哲涵説。這讓她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個資訊:國外的人在廢舊信箱裏放二手書,誰需要誰拿走。康哲涵一想,這附近學校特別多,何不把它變成一個圖書館呢?
不確定自己的想法可行不可行,康哲涵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同學黃沐陽和楊歆,沒想到他們很支援。於是,三個人花了50元把廢舊的冰箱買過來,又在同學中徵集舊書。不到一週時間,就徵集了上百本。
2017年12月11日,“冰箱圖書館”正式開館。冰箱門上還寫了一封俏皮的“冰箱圖書館使用説明書”:……一定要記住哦,在拿走一本書的時候,要放進去一本書。
沒想到,等待她們的卻是當頭一棒。
第一天晚上,近百本圖書就全部被拿走了,一本不剩。
康哲涵不甘心。她們又專門給冰箱做了一個鎖。“每天天黑了,我就下樓來鎖上。早上上學的路上,再打開。”康哲涵説。
為了以防萬一,三個人還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貼在了冰箱門上:“……您拿走的不是可以回收的紙張,而是小區裏所有孩子們的圖書和我們的心血。希望之後大家一起保護這些圖書,讓圖書角持續更久,讓更多的書傳遞!”
從那以後,圖書沒再大量丟失過。可喜的是,數量還出現了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説,很多人不是借走一本,送來一本,而是借走一本,送來了很多本,甚至只捐不借。
可是沒幾天,城管又打來電話詢問情況。經過反覆溝通,最終還是贏得了城管部門的支援。
有了第一個冰箱圖書館的成功經驗,三個小夥伴又開辦了第二個。也選在小區裏,這次不是廢舊冰箱,而是一個廢舊鞋架,就放在保安室外面,不受風吹雨淋。
“雖然大家都覺得很有意義,冰箱和書,都得到了二次利用。但是到目前,還沒有人聯繫我們。”黃沐陽無奈地説。雖然三個人的聯繫方式都貼在了冰箱最顯著的正面。
下一個“冰箱圖書館”會出現在哪兒?三個高中生很期待,我們也很期待。
原標題:舊冰箱飄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