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衚同居民藝術家設計40多款文創手工製品

日期:2018-01-03 09:25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未標題-3.jpg.jpg
  • 未標題-3.jpg.jpg

  原標題:小衚同不光出書還有“史家禮物”居民藝術家設計出40多款文創手工製品

  一條不過700多米長的衚同,不光擁有自己的博物館,拍攝了自己的專題影片,還出版了載有史料與居民口述故事的原創書籍,並由居民親手設計製作出40多款獨一無二的文創手工製品“史家禮物”。這條有着幾百年曆史,凝萃着濃濃老北京生活味道,卻又煥發生機的老衚同就是“史家衚同”。2018年1月2日上午,史家衚同亮出了自己的新書和全系列的“史家禮物”。

  32號院曾是“百戰將軍”傅作義的舊居;47號院曾是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的故居;53號曾是大太監李蓮英的外宅,新中國成立後被全國婦聯接收,鄧穎超曾在此辦公。史家衚同,素有“一條衚同,半個中國”之稱。東城區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哲表示,隨着時光流逝,很多存在於老人記憶中的歷史可能很快就會不見了。考慮到這些因素,街道開始對多條衚同的歷史進行搶救性記錄,而史家衚同就是最早的試點。

  李哲説,想要給史家衚同出一本書源於兩年前。這件事的實施者是北京市檔案館展覽陳列處副處長王蘭順。王蘭順是北京人,一直從事檔案研究工作。在兩年的時間裏,他通過和住在史家衚同中的百姓溝通,記載居民的口述實錄,比如楊朔曾經在原史家衚同1號院住過,他就去找楊朔的女兒,了解原史家衚同1號院的故事,再結合史料,寫出了原史家衚同1號院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整個東四南片區,像是史家、演樂、禮士幾條大衚同,都打算陸陸續續把文史資料、口述史資料整理出來。不僅僅是為衚同出書,還可能是音頻、視頻,甚至拍成話劇、微電影等多種形式。”李哲説。

  同時亮相的,還有40多款出自居民之手的“史家禮物”,精美的明信片、瓦片上的衚同風情畫,印有“史家衚同”字樣的T恤衫、冰箱貼、杯墊、桌墊、筆袋、垂花門雕塑……史家衚同文創社社長馬牧思説,“史家禮物”就是用居民的書法、書畫、攝影等多種作品製作成的文創作品,既展示,又銷售。“這套明信片,就是用衚同居民陳偉拍攝的史家衚同照片做成的,公開出售,3塊錢一張。”愛畫畫的衚同老人張迎星平時喜歡在衚同中撿拾廢棄的瓦片,在瓦片上畫出衚同風情畫,一片瓦片配上一個木頭支架,就是一件精美的擺件。

  李哲説,“史家禮物 ”能夠讓中外來賓更為深入地了解史家衚同的風土人情。圖書和“史家禮物”等文創品,將在衚同中進行義賣,籌集到的資金會繼續投入到文創産品的開發製作中,以此形成良性迴圈。(張楠 胡鐵湘)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史家衚同居民藝術家設計40多款“史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