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ile311.jpg.jpg
原標題:宣武門:曾鳴午炮
地鐵2號線宣武門站,因地處宣武門遺址而得名。宣武門,為北京內城城門,元代稱順承門,明代定都北京後,將元代城墻南拓。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城樓、甕城,並把元順承門改稱宣武門,取“武烈宣揚”之意。宣武門城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寬32.6米,進深23米,樓臺高33米。甕城南北長83米,東西寬75米,西墻辟券門,其上為閘樓。甕城南墻城臺之上為箭樓,箭樓面闊七間,通寬36米,進深21米,高30米。原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囚車從此門出入,城門洞頂上刻有“後悔遲”三字。另外,1924年以後,北京城有午時鳴炮製度,鳴炮地點就是在宣武門城樓上,使用的炮是北洋軍隊退役的德國克虜伯野炮。午時鳴炮製度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30年代,老百姓俗稱“宣武午炮”。
民國二十年(1931年)宣武門箭樓及甕城被拆除。1955年拆除宣武門城樓。1966年修建北京地鐵時又將城墻拆除,護城河被填平。從此宣武門不復存在,僅僅留下了宣武門這個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