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入春”,批量上路仍需“爬坡”

日期:2020-03-13 10:5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無人車“入春”,批量上路仍需“爬坡”

  防控疫情的需求激發之下,代替人類送藥、送餐送菜、消毒巡邏的無人車成了疫情期間的特殊“尖兵”。疫情過後,無人車配送是否會加速走進普通人生活?

  無人配送車各地工作忙

  載上藥品等物資,一米多高的白色無人車行駛在醫院,無需人工司機,就能在安全區與隔離區之間往返運送物資。在不久前休艙的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一輛名叫“白犀牛”的無人車成了醫院工作人員的特殊“戰友”。“在醫院安全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之間穿梭運送物資,即便穿著防護服,在穿脫等環節也有感染風險。由無人車代替人工運送,能極大程度避免這些風險。”白犀牛無人車團隊相關負責人顧微介紹。

  在武漢第九醫院,京東無人車也首次從封閉園區走上了公開道路,承擔70%的醫療物資配送工作。在海淀醫院,百度聯合新石器開發的無人車從2月中旬起為醫護人員送餐。

  除了在戰“疫”一線配送物資,給普通市民送餐、送貨的無人車也在近期活躍了起來。

  11時,順義優山美地小區居民王女士下樓來到美團無人配送車旁,打開餐箱取出自己1小時前下單買的菜。同來取菜的小區居民秦先生説:“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後,我基本沒出過小區,無人配送車能避免人際接觸,感覺更放心。”目前,美團無人配送車已在海澱區玉泉商業生活中心和玉泉慧谷園等園區,以及順義龍灣別墅、龍湖艷瀾山、優山美地等小區落地。

  行業注入創新加速劑

  “沒有想到把無人配送送上風口的是這次疫情。”一位長期關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人表示。

  如果細心留意,會發現在一些無人車後,常有一名工程技術人員或駕駛著小車,或步行手持電腦,在不遠處跟隨。一般情況下,低速無人駕駛車後都需要這樣的“安全員”,一旦無人車出現故障或發生其他緊急情況,安全員可立即接管控制無人車。在中關村環保園,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生鮮配送的白犀牛無人車,通常也有一名安全員隨車。不過,20天前在武漢方艙醫院上崗時,白犀牛無人車不再配備安全員。“通過緊急調試,我們去掉了安全員,如果疫情期間去醫院還需要人跟著,那無人車還有什麼意義呢?”顧微説。

  疫情期間特殊需求的驅動下,無人車被注入創新加速劑。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測試和試運營,馭勢科技的無人物流車近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啟用,為旅客提供行李運輸服務。在馭勢與上汽通用五菱在寶駿基地部署運營的廠區無人物流項目中,已不再需要安全員。

  大規模落地尚需時日

  “早晨路途中的一段擁堵,原來來自這個可愛、慢吞吞的無人車。這小傢夥可真謹慎,可憐了我們後面這一長排老司機……”在市民曾先生前天曬出自己拍攝的一段視頻中,一輛黃色的美團無人配送車行駛在並不寬敞的道路上。或是出於安全考慮,車輛行駛速度很慢,甚至影響了後方車輛行駛。

  “疫情加速了行業創新,但並不會縮短原有的技術發展路徑。”顧微認為,從全行業來看,無人車技術仍未完全成熟,還處於技術爬坡階段。作為新型交通運輸工具,無人車大規模落地還面臨著技術規範、政策法規、業內標準等問題。“僅在標準制定上,行業各家的道路測試標準、産品安全標準等還未形成共識。”美團無人配送産品總監李達表示。

  路權、車輛經營權、責任主體等交通法規層面的問題,也將決定無人配送車能否批量落地。“無人配送車想要落地,美團不僅要與當地有關部門進行溝通,還要與小區或園區管理方逐一協調。”李達説。通信環境等基礎設施升級速度同樣影響著無人配送車的普及速度。與美團合作的北京聯通相關負責人介紹:“無人配送車每秒要消耗約0.75GB的數據流量,如此龐大的數據量,需要5G超高速率、超低時延的傳輸才能滿足,否則無人配送車會出現反應遲鈍甚至‘失聯’等情況。”

  “從産業協作層面看,産業上下游合作推進行業標準儘快出臺,底層重點推動5G網路覆蓋、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等,同時以大規模商業化為導向,拓展對應新型保險險種等週邊保障,都是無人配送車大面積落地要過的‘坎’。”北京市經信委汽車交通處一位相關負責人稱。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目前針對無人駕駛的路測車輛,中國人保等保險公司已推出專項車險,但無人配送車一旦落地則需大範圍的保險覆蓋。

  雖然無人配送車批量落地的條件還未完全實現,但在李達看來,無人配送車可緩解運力緊張、避免人際傳染的能力,能讓這一行業走向更廣闊的區域。顧微也認為,在政策完善與法律法規更新上及時跟進,能夠推動無人配送商業化在我國儘快落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無人車巨大的價值潛力。(孫奇茹 趙鵬)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