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jpg.jpg
賽時5G信號全覆蓋 賽後成為人才公租房
北京冬奧村明年底亮相
昨天,在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項目工地,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中。該項目將於7月底躍出地面,今年底實現結構封頂,2020年底基本完工。本報記者 饒強攝
本報記者 潘福達
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時,各國運動員住在哪兒?和本市其他的公租房項目相比,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項目有些不一樣——賽時這裡將為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服務,賽後將作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人才配租,預計7月底躍出地面,年底實現結構封頂,2020年底基本完工,正式亮相。
來到位於北辰路以東、北土城路以北的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二標段施工現場,地下作業面的工人們正在進行着地下車庫結構的鋼筋綁扎,林立的鋼筋構成一片壯觀的“鋼鐵森林”。這片工地未來將拔地而起9棟14層至16層的樓房,和緊挨着的另一處工地的11棟樓房,共同組成這處與眾不同的公租房項目。
“北京冬奧村的人才公租房將採用鋼結構裝配式施工,這在公租房項目中很少見。”北投集團北京冬奧村項目經理屈晨介紹,相比傳統結構,鋼結構更有利於回收,室內空間佈局也更靈活而且方便拆改。地面二層以上將全部採用裝配式施工方式,免去了現場混凝土澆築,預計可節約至少三分之一的工期。
在項目門口的展板上,記者看到了這處人才公租房項目未來的模樣:從空中俯瞰,項目採用了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制,房屋以三合或者四合排列,中間圍合成一個庭院,構成住戶的基本單位,通過圍合和錯落的變化形成開放與私密巧妙結合的院落居住空間。“我們想通過樓宇與樓宇間錯落有致的排布,以建築形式傳達中國文化符號,講好中國故事。”屈晨説。
説起中國文化符號,不得不提項目中央地塊的兩處中心綠地。通過設置園林景觀小品等方式,人們在綠地廊道內轉上一圈,能看見乾隆年間的《冰嬉圖》元素,生動還原清朝乾隆皇帝冬天欣賞冰嬉的場景。
屈晨介紹,以“居住者為核心”的健康建築理念也是北京冬奧村設計中的亮點之一。按照規劃,這20棟樓房的屋頂將大有文章:部分建築將布設屋頂綠化,其餘建築的屋頂將安裝光熱設備,為樓房內24小時熱水提供熱源。
此外,公租房的綠地空間將鋪設光導管,能把收集的太陽光導入地下車庫,用於車庫照明;最先進的5G技術將被引入北京冬奧村,賽時實現5G信號全覆蓋,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制定具體方案;公租房和對面廣場區的地下空間將以連廊方式相連,不論是人還是車都不用到室外,就能直接抵達地下各類商業配套空間。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今天迎來開幕倒計時1000天的日子,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場館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其中,北京賽區項目共計17項,包括新建場館4項、改造場館7項、臨建場館2項、其他配套項目4項,目前已開工14項,2019年計劃完工2項。
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目前正在進行地下結構施工。除此之外,有“冰絲帶”美譽的國家速滑館場館屋面索網結構張拉工程全部完成,標誌着索網-環桁架結構體系正式形成,目前正在進行屋面安裝、二次結構砌築、設備管道安裝等工作,在完成“編制天幕”後正式進入“絲帶飛舞”的施工階段;首體綜合訓練館正在進行二次結構砌築,外幕墻龍骨搭建及設備管道安裝;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已進入冬奧會冰壺場館全面改造階段,預計7月底完成鋼結構平臺的搭建,8月恢復對外開放,年底具備舉辦初級冰壺測試賽的功能,明年7月底完成全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