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來源標題:“歡樂春節”花開世界各地
都説春節是中國人特有的傳統佳節,如今這話得改改,因為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發自內心愛上了中國的節日。這個春節前後,北京市舉辦了14場“歡樂春節”活動,走遍了9個國家和地區的12個城市。從東南亞的菲律賓,到地處北極圈的芬蘭;從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希臘,到剛與中國建交的巴拿馬,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演出、特色廟會在世界各地上演,讓當地人民度過了一個喜慶歡快的中國年。
本次“歡樂春節”活動持續近一個月之久。當地時間1月31日,“北京一帶一路文化之旅活動”就在東南亞的菲律賓亮相,北京城市圖片與非遺展演讓當地觀眾感受到京韻京味。而在聖誕老人的故鄉、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芬蘭羅瓦涅米市,聖誕村穿上了中國年的新衣,北歐風情的小木屋挂上紅燈籠,貼上了紅春聯。當地民眾與國際游客一起寫福字、包餃子,喜慶熱鬧地過了一次中國年。緊接着,芬蘭、愛沙尼亞“歡樂春節·北京周”活動,美國、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歡樂春節”,希臘、丹麥“歡樂春節”等重點活動分別上演,“歡樂春節”花開世界各地。
對於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的市民來説,當地時間2月16日應該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是中巴建交以來的第一個春節,“京風津韻·巴拿馬春節綜藝晚會”在當地舉辦。“一帶一路”的主題舞蹈《絲韻唐風》、女子水晶樂坊演奏的《國樂經典》,還有崑曲《游園驚夢》,都帶領觀眾穿越到遙遠東方,感受濃濃的東方文化韻味。而魔術師李陽在表演人體懸浮時,還邀請當地觀眾上臺參與,變幻莫測的魔術引發全場驚呼稱奇,掌聲如潮。
每次舉辦“歡樂春節”活動,來自北京的藝術家都會把自己的看家絕活帶出國門。今年京津冀三地的藝術家更是首次聯手,登上世界各地的舞臺。在美國洛杉磯比佛利山市,北京的書法、插花、茶藝表演,天津的楊柳青木版年畫等,讓美國民眾感受到了“立體”的京津冀風光。京風津韻春節晚會也首次亮相哥斯大黎加,看了北京、天津的城市形象宣傳片,不少當地觀眾讚嘆中國城市的恢宏壯麗,表示一定要來中國看看。
除了文藝演出,熱鬧的廟會也搬到了海外。在希臘雅典的“歡樂春節”活動中,室外的傳統廟會就吸引了不少當地人的視線。除了做糖畫、畫臉譜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外,還有當地僑胞設置的書法展位,熱愛中國文化的希臘民眾簇擁在展位前,興奮地等待僑胞為他們揮筆寫春聯。而在中式甜品店的攤位前,不少品嘗中國小吃的希臘人也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國”。
歷經多年,春節文化走出去已經不是浮光掠影的展演,而是把中國文化的種子深深種在當地人的心裏。芬蘭赫爾辛基市與北京市是友好城市,2月13日至2月16日赴芬蘭赫爾辛基市的活動已經是第12屆。隨着第12屆“歡樂春節·赫爾辛基廟會”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水晶宮廣場拉開序幕,竟然有不少芬蘭男女青年身着舞龍舞獅服裝,伴着鼓點表演。他們腳步熟練,手中的彩龍竟然有騰雲駕霧之感。原來,北京市文化局已向當地派遣舞龍舞獅教練多年,不少芬蘭青年已經學會了這門中國傳統行當的玩法。
北京時間除夕夜的守歲也成了赫爾辛基市民一大慶典。彼時正值當地時間15日18時,成千上萬的芬蘭人聚集在廣場上,用芬蘭語倒數中國農曆新年的鐘聲。鐘聲敲響,廟會現場同步綻放漫天煙火,人群一齊歡呼。在這個靜謐的北歐國家城市裏,一年有兩次大型焰火表演,一次是元旦,另一次就是中國的春節。
赫爾辛基市長瓦帕沃裏感嘆:過去的春節廟會活動只佔用一條街,而今年延展到附近的火車站廣場;過去的慶祝活動主要集中在一個晚上,今年從“歡樂春節·北京周”開始到現在已持續半月有餘。在這個華人不足5000人的城市裏,連續12年的慶祝活動,每年都能吸引3萬至5萬名觀眾,春節已成為赫爾辛基地地道道的大節。
其實不止在赫爾辛基,外國人自發慶祝中國春節已是這兩年的潮流。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慶祝春節不稀奇,如今春節文化正在走出亞洲。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每年都有中國新年大游行,參與者早已不僅僅是華人華僑,歡樂的人群中洋面孔甚至多過華人。在德國巴伐利亞七谷地區的迪特福特小鎮上,高眉深目的歐洲人還熱衷於吃餃子、拜新年,把剪窗花、貼福字玩得不亦樂乎,中國的春節成為了當地的“狂歡節”,年年舉辦。隨着傳統文化走出去,外國人對中國新年的興趣不斷上升,春節活動在海外的大小城鎮裏掀起一陣陣中國風,年味傳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