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原標題:這版《魔笛》很動畫
莫扎特的名劇《魔笛》在世界歌劇舞臺上曾經有過多種版本。英國1927劇團和德國柏林喜歌劇院製作的版本則以電影默片和莫扎特音樂相結合的方式,並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今晚,這部神奇的《魔笛》將揭開面紗。北京青年報記者前晚到天橋藝術中心探班並觀看綵排,這一版的《魔笛》通過舞臺上各種投影和機關布景的結合,達到劇中“天馬行空”的藝術效果,帶給觀眾以神奇和歡樂。
在之前的宣傳中,“神奇”是這版《魔笛》的關鍵詞。怎樣神奇?北青報記者看到,《魔笛》將舞臺幻化成一個投影大螢幕,“螢幕”中間有若干供演員進出的門,演員在螢幕上出現時有時是整身表演,有時只露一張臉,角色的肢體幻化成螢幕上的動畫表現。整部歌劇將原有的對白和宣敘調都通過“動畫默片”的方式處理,現場演員僅演唱咏嘆調和主要的重唱唱段,其他臺詞都以默片字幕方式顯現出來。如此改變既保留了莫扎特音樂的精華,又以動畫形式展現了故事的全貌,在動畫設計中不乏現代動畫藝術,以達到《魔笛》中的神話境界。
在一曲《魔笛》序曲演奏後,螢幕上出現男主角塔米諾在森林裏奔跑的鏡頭,人物的頭部是現場演員在演唱,而塔米諾的跑動肢體則是動畫投影,讓觀眾一開始就進入一種歡樂的狀態。隨後,捉鳥人帕帕基諾、女主角帕米娜、夜女王、小天使等所有人物的表演都與動畫投影互動融合,特別是夜女王的兩段花腔經典唱段,夜女王完全以“蜘蛛人”的身份出現,除了臉部以外,蜘蛛的肢體完全由多媒體動畫完成。看一部歌劇就像看一部動畫電影,讓觀眾感受到製作者豐富的想像力。
在綵排結束時,一位我國年輕的導演説:“這部戲很熱鬧,想像力很豐富。”這些想像力不僅來自故事本身,還有導演及製作部門對音樂與戲劇的絕對了解,才能讓演出的各個方面配合得嚴絲合縫。指揮不僅要顧及演唱和音樂,更要對動畫的運用速度瞭如指掌,而歌者不僅要演唱,還要配合動畫做各種真人與假身、真人與動畫人的互動,達到默契配合的境界。(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