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現身機場線西延隧道

日期:2019-07-25 08:1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大黃蜂”現身機場線西延隧道

  

  2019年7月24日,在東直門橋西北角地下的首都機場線西延線施工現場,暗挖臺車在隧道內掘進。武亦彬攝

  有着變形金剛“大黃蜂”般炫酷外形的第4代暗挖臺車接到指令後,左右開弓,啟動挖掘。北京地鐵施工建設中,正在用機械設備替代人工手刨。2019年7月24日記者探訪獲悉,正在建設的地鐵機場線西延工程隧道施工全過程採用暗挖機械化設備,這在國內地鐵隧道施工中還是第一次。

  地鐵機場線西延項目起點位於既有機場線東直門站,沿東直門內大街向西,終點至北新橋,全線1.83公里,包含北新橋站及東直門-北新橋區間。“大黃蜂”暗挖作業的地點就在東直門橋西北角地下30多米深的位置。

  這條暗挖隧道距離不長,卻包含特級風險源5個,一級風險源57個。施工方北京建工項目經理張東介紹,應用於機場線西延項目的這套設備,主要由最新型的暗挖臺車、多功能注漿臺車、洞內有軌運輸機車等一系列機械化設備組成,確保地鐵暗挖隧道施工從土方開挖、初期支護、注漿止水加固、渣土運輸至地面的全過程機械化,一氣呵成。

  地鐵建設中,北京一直在探索機械化施工,盾構施工已成為各條新線隧道掘進的標配。但在地質複雜、地面建築脆弱的敏感地段,人工暗挖的艱苦施工方式依然難以退出歷史舞臺。地鐵16號線施工中多個標段都嘗試了一些機械化設備,而機場線這次隧道施工真正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施工。張東説,隨着各設備系統組成的“暗挖神器”聯合作業,標誌着項目團隊創新研發的全國首例全過程暗挖機械化地鐵隧道施工系統全部配齊。

  長6米、寬2.6米、高2.6米的第4代暗挖臺車是這套系統掘進的“龍頭”,目前應用於從東直門到北新橋區間隧道掘進。張東表示,這款暗挖臺車集開挖方土、輔助支護、打導管、扒渣、出渣等7種功能於一體,可以全斷面開挖,不留死角,基本實現了暗挖施工一體化,大大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暗挖施工由原來的以人工為主轉變成以機械為主的模式,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以上。

  據介紹,原來這樣的隧道斷面一個班組需要配備12名工人,現在使用暗挖臺車只需要一個設備操作員和4到5名工人配合即可。

  在傳統暗挖施工中,通常會先打降水井,達到無水條件後再進行隧道開挖。為保護北京市寶貴的地下水資源,機場線西延項目被確定為北京第一個全部不降水暗挖施工的地鐵項目,1.83公里線路範圍內不見一個降水井。這被現場施工人員形象地描述為“頭頂一條河、腰間一道渠、腳下一盆水”,隧道施工必須在水中完成,沒有過硬的技術和裝備支撐,坍塌、涌水涌砂等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針對這一難題,項目團隊聯合專業設備廠家研發和試驗了適用於不同隧道斷面的新型多功能注漿臺車,並最終成功應用,確保暗挖過程中施工作業面能及時加固,同時為隧道斷面撐起一圈“阻水墻”。

  機場線西延唯一新建的車站是北新橋站。未來,機場線和5號線之間如何換乘?根據設計方案,兩站之間將增設一個地下三層的“外挂廳”,用於換乘和商業佈局。5號線北新橋站A口將進行改造,與“外挂廳”之間建一條換乘通道,另一條換乘通道則在南側新建。這兩條通道只有幾十米遠,未來旅客換乘會比較輕鬆。

  據了解,北新橋站“外挂廳”目前已經完成結構施工;北新橋站主體結構也已經開始建設,正在進行樁基施工。按照計劃,北新橋站將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主體結構。西延段建成運營後,市民經5號線也能換乘機場線,出行便捷度會進一步提升。(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