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精靈”現身標識地區生態環境在改善

日期:2019-07-19 11:18    來源:首都園林綠化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動植物“精靈”現身標識地區生態環境在改善

  松山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對像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天然油松林森林生態系統以及水源地,其核心區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集中分佈區,保存着完好的天然狀態的森林生態系統,這一區域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

  緩衝區是核心區與實驗區的過渡地段,作為核心區的緩衝地帶,可從事多種科學研究的觀測、調查等工作,但絕對禁止任何形式的森林採伐,一般不允許開展森林旅游活動。

  松山保護區地形複雜,海拔高度變化大,從最低處的627.6m到最高處的2241m(大海坨峰,北京地區第二高峰)。由海拔變化導致的溫度和水分分佈變化使這裡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植被垂直分佈帶和豐富的植物種類。

  動植物“精靈”現身標識地區生態環境在改善

  根據調查,截至2013年,松山自然保護區目前共記錄到維管束植物824種,隸屬於109科437屬,其中蕨類植物14科18屬25種,種子植物95科419屬799種。

  除珍稀的野生植物外,一些野生動物也幸運地衝進了紅外相機的監測範圍。兩棲類發現了中國林蛙、大蟾蜍,爬行類發現了寧波華蜥、赤峰錦蛇等,另外,還有蝶類20多種,目前,監測工作正在穩步進行中。截至到2013年的調查,松山保護區脊柱動物178種,其中獸類物種29種,鳥類120種,兩棲爬行類17種,魚類12種。有國家I級保護野生獸類1種(金錢豹)、鳥類1種(金雕);國家II級保護野生獸類1種(斑羚)、鳥類17種;北京市I級保護獸類4種,鳥類8種,爬行類2種;北京市II級保護獸類10種,鳥類32種,兩棲爬行類10種。

  動植物“精靈”現身標識地區生態環境在改善

  ▲豹貓

  為了更好的科學研究,保護區為果子狸、豹貓、豬獾3種野生動物佩戴了項圈,進行長期的軌跡監測,以掌握它們的活動軌跡以及分佈區域。

  在新發現了眾多動植物後,松山保護區將持續監測野生動物,繼續開展其他區域的蘭花資源踏查、分類鑒定、生境分析、土壤理化性質和真菌多樣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為保護區內蘭花資源的救護繁育、復壯更新和開發利用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撐。

  動植物“精靈”現身標識地區生態環境在改善

  ▲藍翡翠

  珍稀物種不斷走進我們的視野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為摸清家底,北京在動植物保護方面的調查頻率、力度和範圍與過去相比,都在加大,這使珍稀物種“現身”的幾率大大增加;其次,一些珍稀植物具有環境標識作用,它們的存在或重現可以説標誌着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而它們的現身也證明着生態的向好。

  當然,北京整體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是大背景。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北京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3.5%,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8.44%;全市林地總面積達到1648.95萬畝,城市綠地面積達到127.8萬畝,濕地面積達到77.1萬畝。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