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公園裏跳舞健身。宋佳音
4月2日午後,通州區宋莊鎮師姑莊村主幹道旁,全新的健身文化公園內,10余名村民伴隨歡快的音樂,揮臂熱舞。伴隨着音樂的節拍,公園小廣場中心處,噴泉的水花忽高忽低,為寧靜的村莊午後平添了幾分熱鬧與活力。據了解,自從這座健身文化公園建成後,來這兒遛彎兒、勁歌熱舞的村民絡繹不絕。
“跳廣場舞的、跑小車會的、練模特步的、來唱歌的、遛娃的……每天從早到晚,小公園裏都人來人往。”師姑莊村68歲的村民董會華説,早在春節期間,村裏已經沉寂多年的老會也在這座小公園裏復活,幾位曾跑過老會的會員將村裏老旱船花會的套路重新整理了出來,召集有興趣的村民,一起重跑老會,董會華也加入其中。
從外地嫁進師姑莊村的王金霞,還把老家的矮蹺也重新拾了起來。她已經獲得了村委會的支援,準備組織村裏的文體愛好者,組成村矮蹺隊,進一步豐富村民業餘文體活動。
就在半年前,這處熱鬧非凡的公園,還是一片佔地4畝的荒地。這處地塊是村裏典型的廢地,雜草叢生,每到夏季,蚊蠅亂飛,臭氣熏天。荒地地處村莊主幹道旁邊,村民進進出出都要從這裡經過,對這片荒地的意見很大。
與此同時,村裏沒有像樣的村民室外文化活動場所。師姑莊村是個大村,村裏有800多戶、2000餘人。隨着生活水準提高,村民的娛樂需求也逐漸提高。村民跳舞、健身都只能在馬路上進行,既不安全,也影響正常通行。
2017年,師姑莊村借宋莊鎮啟動特色小鎮建設,整治環境的良機,對這片廢地進行了清理。清空了荒地上亂堆的垃圾後,村裏原地修建了文化墻、音樂噴泉、休閒長椅等,種上了鮮花。令村民頭疼的廢地搖身一變,成了人人喜歡的健身文化公園。
2018年,該村還計劃將村裏一處佔地5畝的垃圾場,清理後,改建成包括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在內的村綜合運動場,免費供村民使用。
據悉,不僅僅是師姑莊村,通州區今年將結合城市副中心建設,進一步清理轄區內各鎮村非正規垃圾場、廢棄坑塘、荒地等,留白增綠,興建公共文體設施,規劃大小各類公園38個,新建40片多功能球場、更新100套全民健身器材,打造面積約11.2平方公里、涵蓋休閒、文體服務等功能在內的市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