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xujun82123_b.jpg.jpg
在西長安街街道橫二條衚同,行人經過富含現代設計元素的“口袋公園”。本報記者
方非攝
西單橫二條衚同,油脂麻花了17年的小吃一條街去年退市。隨之,街巷上演“變形記”,小吃店撤了,衚同裏多了一處休閒綠地,名字叫“西單口袋公園”。
橫二條衚同長533米,平均寬10米,緊鄰着西單圖書大廈、漢光百貨等西單標誌性商業建築。2000年左右,衚同裏興起了小吃一條街,臭豆腐、酸辣粉、烤魷魚串兒……招引來了四方食客,衚同日均人流量達10萬人次。
小吃街人氣雖旺,卻讓住在其中的居民苦不堪言。噪音污染、油煙污染、交通擁堵,年復一年。去年,在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中,西長安街街道將衚同裏包括27家小吃店在內的40多家違建店舖全部拆除,在騰出的空地上,建起了這座“口袋公園”。
公園佔地約500平方米,入口處是一塊長9米、寬1.2米的石刻浮雕,上面描繪的是半個世紀前的西單風情畫卷。往裏走,是一個開闊的綠地廣場,一面面清水混凝土墻、一座座幾何形的休閒木椅,分隔出不同的功能空間。灰色的水泥墻上,鑲嵌着一張張黑白老照片,上面有早已消失的西單菜市場、西單老牌樓……
“看著多親切!”72歲的老住戶楊偉新時不常到這處公園來遛彎兒,遇到外地游客,老爺子還會就着老照片,講講西單的百年曆史。
對於這處衚同裏的新景觀,家住“口袋公園”把口處的王學軍阿姨,也伸出大拇指點讚。“天氣好的時候,往小公園裏一坐,曬曬太陽,挺不錯!”讓王學軍尤感快意的是,再也沒有那麼多車、那麼多人堵着家門口兒了。
“這條街改造之後,明顯變清凈了。”西單商業區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根據監測,橫二條衚同的日均客流量已從10萬人次下降到兩萬人次。
隨着業態調整、人流量減少,曾經是個“老大難”的橫二條環境治理難題也迎刃而解。“過去這地面就跟‘油地毯’一樣,每天得拿高壓水槍沖洗一遍,不然黏得腳都抬不起來。垃圾桶裏,吃燒烤串的竹籤子、盛酸辣粉的紙盒子堆得冒尖,總也清不完。現在,也就需要撿點兒煙頭和枯樹枝,工作量小多了。”環衛工人李信正見證了橫二條衚同的環境變遷。
留白增綠的同時,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還利用拆違騰退空間,在公園旁邊建了一處約100平方米的共用單車停放區域,方便過往行人。
隨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開展,北京核心城區像這樣的小微公園、小微綠地已增加了大約90處。(王海燕)
原標題:西單多了個“口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