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在王府井北京市百貨大樓門前,代表張秉貴“一團火”精神的火炬在王府井集團員工代表手中依次傳遞。
9月18日上午,張秉貴的兒子張朝和在張秉貴紀念館展示“一抓準”。 鄧偉攝
起手抓糖,轉身稱重,隨口就報出了精細到幾角幾分的價格……這樣的場景,曾經一度作為“燕京第九景”出現在百貨大樓的張秉貴櫃檯前。而在幾十年後的昨天一早,百貨大樓地下一層的糖果櫃檯前就圍了不少人。他們等着的,是“燕京第九景”重現。
作為百貨大樓的總公司,王府井集團選擇昨天紀念張秉貴同志誕辰100周年。糖果櫃檯後,是一樣的唱念一樣的笑臉,一樣的算賬架勢一樣的甜香;不一樣的是,40多年前的秤星已經換成如今電子秤上閃爍跳動的數字,櫃檯後抓糖的人,也從張秉貴變成了他的兒子張朝和。
“這是咱的‘一團火’,不能丟!”王府井集團總裁杜寶祥感嘆道。
1955年,“新中國第一店”北京市百貨大樓在王府井開業,張秉貴也在這裡開啟了30多年的工作經歷。為了縮短顧客等待的時間,他練就了稱重“一抓準”、算賬“一口清”的絕活,許多人慕名而來只為一睹他的風采。櫃檯生涯幾十年,張秉貴沒跟顧客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嘴,始終像“一團火”一樣溫暖着每一個顧客。
1999年,張朝和追隨父親的腳步接手糖果櫃檯,延續這份光榮事業。他同樣練就了“一抓準”技術,甚至達到了只用眼睛瞄一下別人手裏抓的糖就能估出重量的境界。
這是個功夫活兒嗎?當然是。為了讓普通市民也體會一下這巧勁兒,百貨大樓還在糖果櫃檯旁邊新設立了“一抓準”的稱糖技藝體驗區。掂量着糖果半天不撒手的市民郭大媽也想起了那曾經被百貨大樓售賣的糖果溫暖的童年:“那會兒啊,來趟王府井,跟過節一樣!來王府井就得來百貨大樓買糖,全國人民都排着長隊來看張秉貴抓糖包糖哪。”
雖然時光荏苒了幾十年,機器已經代替了很多當年需要手工操作的環節,但在王府井集團和百貨大樓看來,這“一團火”的精神卻需要代代傳承下去。
在百貨大樓門前廣場的張秉貴銅像前,20名“新時代一團火傳人”齊舉右手,宣讀了新時代的“一團火”精神。他們承諾,要像這位新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商業勞動模範一樣,燃燒自己,溫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