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4.jpg.jpg
原標題:順義好人左良傑
陳愛民
貨車司機左良傑出生農村,種過田,當過兵,在家他是一個盡責的兒子、父親、丈夫,在外他是位熱心腸的同事、鄰居、村民。他的人生信條只有簡單樸實的六個字——做好事,做好人,曾跳入佈滿水草的激流挽救一個年輕的生命,也曾衝進火場踩着碎玻璃撲滅鄰居家的大火……他的榮譽簿上寫着“北京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1
救人
正當左良傑覺得自己逐漸控制了局勢、即將成功脫險的時候,突然間,腳下步空,巨大的漩渦將他裹挾住,他猛地嗆了幾大口河水。
2013年6月12日,端午節。初夏的北京城正進入雨季,連綿的大雨給喜愛垂釣者帶來了格外的興致。
早上7點多鐘,左良傑來到潮白河左堤路俸伯地段垂釣。這一河段距離橡皮閘一公里左右,周邊環境宜人,水深魚肥。選定了垂釣位置後,他將事先精心準備好的魚餌挂上魚鉤,長長的釣竿探入水中,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他便悠閒地坐在岸邊,嘴裏不斷地哼着小曲兒,只等魚兒上鉤。
幾分鐘之後,一輛小臥車開到距他二十米左右處停下,從車上下來兩男兩女四個人,其中有一對兒走向河邊,一位老者向車前右側方,沿河邊漫步走去,一位少女又坐進駕駛室。
左良傑回過頭又把目光專注在了他的魚竿。忽然,他聽到一陣發動機的爆燃聲,緊接着“嘭”的一聲巨響打破了清晨的靜謐。他側身看了一眼,只見轎車“噌”地一下將剛才下車的老人撞倒在地,便箭一般地旋空衝進河裏,剎那間在河水裏激起巨大的水花,離河岸大概有三四十米左右的距離。眼看著連車帶人在河裏越漂越遠,幾乎漂移到河中心,車上的少女舞動雙手在拼命地喊叫,儘管很着急,卻又喊不出話來,只是“啊、啊、啊”地叫個不停,河邊還有幾個前來垂釣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説時遲,那時快,情急之下的左良傑來不及脫掉衣服、鞋子,順手撂下手中的魚竿,隻身撲向河中,快速向漂移的汽車游過去。
儘管河底溝壑不平,偶爾還有水草絆腳,也不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儘管水流湍急,漩渦急轉,也擋不住他急速向汽車猛衝的勁頭兒。初夏的河水,乍暖還涼,讓他直打冷顫。一會兒,踏到河底,瞬間又沉入水中,但他顧不上這些,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儘快衝過去,拖車救人。衣服裹身,鞋已陷丟,急泳狂奔,終於抓到了汽車。這時,車裏的少女已經被嚇得手足無措,原本拼命揮動求救的雙手也因過度驚嚇和疲勞,力度漸漸減緩下來。看著少女無助的眼神,左良傑意識到必須抓緊時間、想盡辦法救人,不能再拖下去了!左良傑顧不上被亂石劃出血的腳趾,在水中拼命地拖曳着,借助浮力,轉頭推擋,憑藉自己魁梧的身軀,將車一米一米地艱難地向岸邊推靠。他一邊推着車前進,一邊鼓勵和安慰車裏的少女:“姑娘,別怕,有我呢,一定不會讓你有危險的!”
正當左良傑覺得自己逐漸控制了局勢、即將成功脫險的時候,突然間,腳下步空,巨大的漩渦將他裹挾住,他猛地嗆了幾大口河水,河水越來越深,深到幾乎看不到底,隨時都有吞噬他的危險,他瞬間有些慌亂。此時,“活着”和“救人”成為他腦子裏最本能的反應和最強烈的念頭,他清楚地知道,只有自己先成功浮出水面才有希望挽救車裏的少女。就這樣,他使自己冷靜下來,費力地游出水面,直到這時,他跳到喉嚨的心才稍微放下一點點。找到轎車後,他又繼續在河裏深一腳淺一腳地推着車和人,終於快到淺灘處了,左良傑示意少女將車窗打開,他一手緊扣住車窗,另一隻手撥動河水,拼命想把少女和車推上淺灘,但他在水中根本無法用力,只好讓少女自己往上爬。可是,受到驚嚇的少女早已無力支撐自己的身體,抓着車的小手,不停地發抖,隨時都有再次沉入水中的危險。儘管離岸邊只有四五米遠距離,但此刻,這段距離卻顯得那樣漫長,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氣。左良傑拼命掙扎着浮出水面,嗆水讓他頭暈眼花,但他顧不上這些,依舊奮力推動着水中的汽車。他在水中拼命地拖曳着,儘管拼盡了全力,但是一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限的,連車帶人在水裏依舊是緩慢挪移。幸好,前來幫助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最後在眾人的協助下,車順利上岸了,少女也終於脫險了。此時的左良傑累得癱坐在岸邊,腳上傷痕纍纍,雙手不停地顫抖……
上岸後,左良傑才發現,被救女孩原來是個啞女。那位被車撞倒的老人依舊躺在地上昏迷不醒。他立馬撥打120求救,救護車迅速趕來,體力幾乎耗盡的他幫助醫護人員把落水女孩和被汽車撞倒的老人抬上救護車,並送往附近的醫院救治。一切安排妥當,左良傑沒有留下一句話就要默默離開,車主硬要塞給他三千塊錢表示感謝,並要求他留下姓名和聯繫電話,都被他一一回絕了。
2
救火
大火被撲滅後,左良傑回到家裏才發現右手鮮血直流,那是砸玻璃時候劃破的;腳底下生疼,那是因為出門太急鞋都沒來得及穿的他光着腳踩在了碎玻璃上。
左良傑勇救落水少女的事跡很快傳播開來,他也因此榮獲“北京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順義區第五屆“牛欄山杯”道德模範表彰活動見義勇為模範榮譽稱號。其實在熟悉左良傑的人看來,他能這樣做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妻子張瑞靜説,“他今天所做的事情只是他善良的習慣性流露。”
左良傑家境貧寒,1966年出生在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的一個小村子裏,1985年參軍,在順義服役四年。1989年2月,左良傑光榮退伍,之後結婚生子,在順義縣城關鎮大東莊村居住。1997年2月11日,正月初六,左良傑家裏中午來了客人,他也陪着喝了幾口小酒,酒後微醺,送走客人後便躺在熱炕頭休息了。迷迷糊糊中感覺到有人在搖晃他:“爸爸,東院呼呼冒煙呢!”由於正在熟睡中,加上又喝了點酒,他還沒有醒過來。“叔叔,東院房子冒煙了!”又一個稚嫩的聲音讓他醒過神兒來,他的孩子和一個小夥伴正站在他跟前大聲喊叫。他一個激靈坐起來,沒顧上穿鞋就往外跑,剛出屋門就看見鄰居李向東家五間正房東側的頂部濃煙滾滾,“不好!着火了!”他一邊從家裏往外跑,一邊大聲喊着:“救火啊!救火!”他趕忙囑咐兩個小孩子去村裏的大隊部,讓大喇叭廣播喊人救火,順便尋找李向東家人。
望著高高的院墻,他急得團團轉,正要回家去扛梯子,正好後院的一個年輕小夥被他剛才的喊聲叫出來了,於是,他踩着小夥子的肩膀爬上了院墻,跳進院子裏,先拉下墻上的電閘,然後砸碎一塊玻璃跳進屋子裏,看到火已經燒到房頂紙糊的頂棚了,屋子裏不知什麼東西被燒得劈裏啪啦直響,煙越來越濃,嗆得他咳嗽不斷,眼睛直流淚。他發現屋子的東墻角有只竹條筐,裏面裝滿了沒燒透有暗火的蜂窩煤,竹條筐旁邊的地上放着幾根木棍,還有劈好的木柴。沒燒透暗火尚存的蜂窩煤引燃了竹條筐,又引燃了旁邊的木柴、木棍,火勢一猛,就點燃了紙糊的頂棚,緊接着屋頂木製的椽子、檁條等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因為門還上着鎖,左良傑用腳踹了半天也打不開,情急之中他找到個臉盆,看見堂屋有一口大水缸,幸好裏面還有半缸水,於是他便用臉盆舀水,從炕上拿個棉被放在地上,澆上涼水,然後把濕透的棉被蓋在了地面的燃燒物上。
就在這個時候,房主急忙趕回來,打開了房門,聽到廣播的左鄰右舍也紛紛開始幫助滅火。在這緊急關頭,他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家分工協作,一部分人去外面接水,一部分人往屋子裏運黃土、沙子等,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熊熊燃燒的大火終於被撲滅了,只有東面屋子裏的電冰箱、電視機等少部分電器傢具被燒燬,其他房間都完好無損。大火被撲滅後,左良傑回到家裏才發現右手鮮血直流,那是砸玻璃時候劃破的;腳底下生疼,那是因為出門太急鞋都沒來得及穿的他光着腳踩在了碎玻璃上,抬腳一看,襪子上已是血跡斑斑……
3
好鄰居
沒想到一個小時以後,左良傑又提着個保溫桶返回了醫院。原來夫妻倆尋思着單大姐一番嘔吐之後,腹中空空,這個點兒肯定會餓的,於是回到家後,特意讓妻子熬了小米粥。
在左鄰右捨得印象中,左良傑心地善良,待人熱情。鄰居們誰家無論遇到什麼大事兒小事兒,都樂意請他來幫忙,而他也會盡全力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2015年5月的一個星期六,左良傑打算帶上家人去懷柔的景區游玩。早上八點多鐘剛要出門,鄰居老張急匆匆來到他家,進門的時候皺着眉頭,嘴裏還不停地説:“這叫什麼事兒啊!老左,你給評個理!”
左良傑掀開門簾請老張進屋,聽老張説清了事情的原委。老張家的後院住着他的一個叔伯哥哥,這幾天把和老張家相鄰的破舊院墻推倒了,又找人重新壘起來。頭天下午老張去房後面轉了轉,想清理一下水道,怕雨季來了水流不出去,順便看看叔伯哥哥家的院墻壘得怎樣了。不看便罷,一看他心裏就咯噔一下:大哥家原來的院墻距離他家正房有一米多,這新壘起來的墻和自家房後面的水泥墻都快接上了,和房子的間距估計連一米都不到了,要是下大雨的話自家的房子肯定遭殃了,這哪行!情急之中他來到後院和哥哥理論一番,沒想到大嫂態度蠻橫,他和哥嫂理論時你推我搡差點打起來。
聽了前因後果,左良傑勸了老張半天,然後二人一起來到後院老張叔伯哥哥家。一番寒暄後,左良傑笑呵呵地對老張哥嫂説:“按道理你們哥倆的事兒我不能摻和,可我這人總愛多管閒事。我覺得吧,作為哥哥這麼壘院墻,是不是應該和弟弟商量一下?換做你的話,如果你弟弟這麼幹活你怎麼想?敢説不生氣?”老張的哥哥本來就理虧,支支吾吾老半天沒説出話,只是臉發紅。“他來到我家不分青紅皂白就使勁兒嚷嚷,我能不急嗎!”老張的大嫂明知理虧,嘴上還是不饒人。
“你家的院子那麼大,就在乎多出來這麼一點兒?像你這麼壘墻,真要是下起大雨來,時間長了還不把你兄弟的房子泡起來?街裏街坊的要以和為貴,何況是你們兄弟之間呢?靜下心來好好商量,有什麼解決不了?”經過左良傑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説,雙方的態度都有所緩和了。老張説:“昨天我看到墻壘成那樣確實着急,説話態度不好。”大哥臉一紅也不好意思了:“我們壘院墻的時候光想著自個兒了,趕上連雨天確實對你的房子影響不小,要是幹活之前咱哥兒倆坐下來商量一下就沒有今天這事兒了,是哥哥的不對……”
第二天,老張再去屋後轉悠的時候,發現哥哥家壘到半截的院墻已經被拆得差不多了。
“鈴,鈴,鈴……”2014年12月的一天夜裏近11點,左良傑家的電話突然響了,此刻勞累一天的他出車回來也就十幾分鐘,剛端起飯碗準備吃飯。他接完電話有些着急地對妻子説:“北院單大姐説有點不舒服,兒子去單位值夜班了,兒媳在單位加班還沒回來。”説完當即撂下碗筷和妻子直奔鄰居大姐家。剛一進門就看見鄰居單大姐斜靠在沙發上,地上的塑膠盆裏有些嘔吐物。見此情景,左良傑立刻吩咐妻子先幫大姐穿好衣服,找到社保卡,他回家去開車,順便帶上些現金。夫妻二人帶着鄰居單大姐來到了順義區醫院急診科,掛號、交費、各種化驗、檢查,最後醫生的診斷結果是:天氣寒冷導致頸椎病復發,只需要輸幾天液,再用些內服藥就可以了。醫生開了處方後,妻子張瑞靜攙扶單大姐來到急診輸液處等候區,左良傑去排隊交費、取藥。
一切安排妥當後,左良傑才想起給家住在城區的單大姐的女兒打電話。她的女兒來到醫院後,單大姐的頭暈、嘔吐症狀已經得到了有效緩解,心率也逐漸趨於平緩。女兒為此感激不盡,左良傑只是笑呵呵地説:“應該的,多大點事啊。”直到兩點多,左良傑夫妻二人才在單大姐女兒的再三催促下離開醫院回家。
沒想到一個小時以後,左良傑又提着個保溫桶返回了醫院。原來夫妻倆尋思着單大姐一番嘔吐之後,腹中空空,這個點兒肯定會餓的,於是回到家後,特意讓妻子熬了小米粥,又煮了兩個雞蛋,還帶上醬鹹菜、小碗、小勺等,一併送到了醫院。其實這個時候,他還沒來得及吃一口飯。就這樣,左良傑陪着單大姐輸完液,又開車把單大姐送到女兒家後,才返回臨河自己的家,這時候已經凌晨五點多鐘了。他簡單吃了幾口飯菜,和衣而睡片刻,又起身出發,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生活。
4
好司機
左良傑返回自己的車上拿來千斤頂、拆裝螺母的扳手等工具,頂着炎炎烈日,親手幫他們拆卸爆胎,裝好備胎,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還告訴他倆如何在短時間內更換好備胎的方法。
左良傑是2009年來到北京松誠物流公司成為一名長途貨運司機的。
2010年7月的一天,他送完貨物返回單位,在用叉車卸玻璃架子過程中,架子突然失去平衡翻轉着從車上跌落下來,正好剮在左良傑的左腿上,只聽見“咔嚓”一聲,牛仔褲被撕扯下一大塊,瞬間左大腿內側就出現了一條至少15公分長的血淋淋的大口子,肉皮朝外翻捲着,鮮血開始流了出來。他皺了幾下眉頭,強忍劇痛,堅持把餘下的兩箱卸完才趕往醫院。
到了醫院以後,醫生對他的傷口進行了消毒處理,裏裏外外縫了50多針。將傷口包紮妥當後,醫生再三叮囑他,回家一定要好好休息,儘量少走動,因為傷口太長太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染。他嘴上答應得好好的,也在家安心休養了兩天。可剛遇到點工作上的事情,醫生的話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就在他在家養傷的第二天晚上,無意中聽説有兩家建築工地因工期需要,近期急需一批玻璃幕墻外裝修材料,不湊巧的是,這幾天物流公司有個司機正好家裏有急事休假,再加上左良傑受傷在家休息,又臨時找不到人頂替,公司領導束手無策,急得團團轉。
物流公司最怕的就是拖延。得知這一消息後,左良傑不顧醫生再三的叮囑和家人的一再勸阻,開車回到公司找領導主動請纓。在左良傑的一再請求下,加上施工方的一再催促,公司領導才答應讓他去送貨。就這樣,當滿滿的一車貨物裝好後,左良傑依舊是一如既往地對車輛進行耐心細緻地檢查,在確保車況良好後,啟程前往位於河北唐山的建築工地,這一來回就是三天。從唐山回來第二天他又開車去大連。連續兩次出差10多天的時間,左良傑駕車行駛了2000多公里的路程。出差回來後,他的妻子在洗衣服的時候發現了他兜裏只剩下小半瓶的止痛藥,原來這十幾天的時間裏,由於長時間坐在駕駛室裏沒有好好休息,中間也沒有及時給傷口換藥,加之7月的天氣異常炎熱,他的傷口早就開始感染,實在痛得不行了他就吃粒止痛藥挺過去。
自從成為一名物流公司貨運司機,左良傑經常日夜兼程,一去就是三五天,十天半月也是屢見不鮮。由於路途遙遠,車輛在路上出現什麼狀況誰也不能未卜先知。為此,每次出車前,左良傑在事先做好車輛保養的基礎上,還要帶好必備的修車工具。
2012年8月,左良傑去遼寧盤錦送貨。下午三點多鐘,前面一輛正常行駛的運輸車突然發出一聲巨響,且向右側跑偏了,之後車身左右搖晃,繼續行駛了一段距離後才停下,車後有一股濃濃的燒焦味。爆胎了!左良傑憑着第一反應迅速打轉方向盤,繞過運輸車緩緩停靠在前面不遠的地方,下車前去查看情況。運輸車司機也就三十齣頭,他和同車的夥伴看著車一個勁兒地嘆氣,仔細詢問後得知是車上沒有攜帶工具。左良傑返回自己的車上拿來千斤頂、拆裝螺母的扳手等工具,頂着炎炎烈日,幫他們拆卸爆胎,裝好備胎,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還告訴他倆如何在短時間內更換好備胎的方法。之後,他又查驗了一下車況,告訴司機再往水箱里加些水。最後,他叮囑司機以後出門前務必要帶好工具,以免車輛出現故障時措手不及。為此,運輸車司機拿出幾百元錢表示感謝,被左良傑婉言謝絕了。
“良”是品性善良的本心,“傑”是行勝於言的堅守。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裏,如何在堅守平凡的同時創造卓越,其實,答案就在左良傑的名字裏,答案就在我們身邊這些像左良傑一樣普通卻又不平凡的人身上。